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农药中毒误诊心肌炎 采集病史应是基本功:l例急性有机磷中毒
作者:何天勤  来源:新医学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药中毒  误诊  心肌炎  急性有机磷中毒  误治  原因 
描述:农药中毒误诊心肌炎 采集病史应是基本功:l例急性有机磷中毒
肺复张性肺水肿早期误诊原因探讨
作者:徐建阳 李继红  来源:湖南医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肺复张  误诊原因  心源性肺水肿  间质性  胸科手术  支气管断裂  肺纹理增多  肺叶切除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  X线检查 
描述:,误诊情况 肺水肿早期(间质性肺水肿)未确诊5例,误诊为心源性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肺部感染各1例。
浅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作者:陈忠  来源:学苑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变法  失败  原因 
描述:增加国库收入为主,如此则不能解决财困。
高张性宫缩乏力的原因及处理
作者:李桂玲 王军  来源:实用医技杂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张性宫缩乏力  原因  处理  分娩 
描述: 1.原因 子宫收缩功能和分娩后的发动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高张性宫缩乏力是由于子宫收缩失去极性和对称性,频率和强度亦不规则,子宫收缩完全不协调。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对分娩有恐惧心理,高龄初产,体质
略论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
作者:梁惠娟  来源: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  成效  原因 
描述: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都是在国家面临“积贫积弱”的相近背景下进行的。尽管都是为了革弊图兴,但改革却产生了迥异的社会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改革的策略不同、改革的步骤不同、改革者的地位与权限不同、和同僚的关系不同、改革者的信念和毅力不同。
王安石和苏轼关于科举诗赋取士的争议及原因探究
作者:雷婷婷 张岩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诗赋取士  争议  原因 
描述:北宋时期,围绕科举是否采用诗赋取士的问题,以王安石为代表的贬诗赋人士和以苏轼为代表的褒诗赋人士都有自己鲜明的观点,争议的背后隐藏着他们各自的政治观点和个性特征.
虞集与元代南方道教的密切关系及其原因
作者:姬沈育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虞集  南方道教  南方道教  密切关系  密切关系  原因  原因 
描述:我们从史传、文人笔记中有关虞集的仙真逸闻、他人评价和虞集《自赞》所透露的消息及虞集文集中大量有关道教的作品,可以见出虞集与南方道教的密切关系。生活环境的熏陶、师友的影响、政治上互相援引的需要以及元代南方道教的文人化、儒学化等,是二者关系密切的主要原因。
耿定向的思想变化及其原因探析
作者:杨丽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耿定向  思想变化  原因  罗汝芳  胡直 
描述:一阶段以不容已为宗,不容已既是一种本体又是一种工夫。就本体来说耿定向认为人人先天具有至善的本性,圣人与愚夫愚妇同,就工夫来说耿定向认为外在的欲念偏见容易使人丧失至善本性,因而要经常反身默识,从心之不安处反省自己。耿定向提倡为学要向内寻求,而不从书册上识取,自省便自得。道即在日用生活之中,求道无需涉玄涉虚,童子捧茶处即可见道,体现了泰州学派的平实性。第三个阶段为挽救阳明心学。阳明之学因弟子王畿、王艮而风行天下,又因二人而失天下,后学中有两个变化趋势,一是高谈阔论,空谈心性,逐渐脱离生活走向玄虚,二是提倡当下即本体,不辨别至善本体是否为世情所染,任性妄为,放诞礼法,出现了李贽等异端人物,耿定向对此大加挽救。第四个阶段崇尚佛学。耿定向编写了《异译编》等书,来阐述对佛教的认识,并在思想上专心求道,不关心国事家事,在思想上出家。耿定向思想之所以发生转变是由于受到二弟耿定理及罗汝芳、胡直、周柳塘、史惺堂等人的影响。耿定理最早提出“不容已”作为自己的为学宗旨,后为耿定理所领悟并作为自己的宗旨。罗汝芳的“当下论”,直接影响了耿定向合本体与工夫为一的“不容已”之旨的提出,在修养工夫的简易性上二者极具相似性,都体现了泰州学派的平实性。胡直、周柳塘等经常与耿定向辩学,对于定向的某些重要观点和修养方法的提出具有启发作用。史惺堂个性耿直,经常直斥耿定向,对定向为学为官都有鞭策作用。
郑侠反对王安石变法原因初探
作者:林立丽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原因  福清市  北宋  居士  西塘 
描述:福清市有条街道名为“一拂街”.是为了纪念北宋时邑人郑侠。郑侠,字介夫,号“一拂居士”、“大庆居士”,生于北宋庆历元年(1041年),家住福清海口镇覆釜山下(今为牛宅村),后迁至县城西塘,因而人们又称其为“西塘先生”。
扬州画派与京江画派形成原因比较
作者:唐卉 张乾元  来源:国画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扬州画派  原因  《泊船瓜洲》  地理位置  七言绝句  三角形  王安石 
描述:扬州画派与京江画派分别形成于扬州和镇江两个城市。扬州与镇江在地理位置上以长江的南京以下游为界,江北为扬州,江南为镇江。宁、镇、扬三市紧邻一体,构成三角形地势。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著名七言绝句《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