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褒禅山》赏读
-
作者:姜涛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华山 心得体会 游览 写作者 命名 王安石 花山 进取精神 写作技巧
-
描述:《游褒禅山》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是王安石与他的两位朋友和两个胞弟同游褒禅山后所写。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
-
游金山寺等
-
作者:陈林昊 来源:作文世界(小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游金山寺等
-
盂城古迹忆少游
-
作者:林春华 来源:金山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婉约派 诗词 苏轼 暗度 佳期 归路 风格 太虚 年龄
-
描述:第一次喜欢上你,是因为姐姐带回家一幅字: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正是懵懵懂懂的年龄,不知道花了多少个日夜,也想不透,要有怎样的心思、怎
-
《游褒禅山记》两人教
-
作者:文静 刘虹 刘建琼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导学生 褒禅山 教师 叙议结合 幻灯片 文本 鉴赏 文言实词 王安石 文言文
-
描述:方案一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积累重要字、词、句。2.品读文章,鉴赏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诵读的要领,积累文言字、词、句,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句中的含义及用法。教学难点:鉴赏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
链起珍珠游褒禅——《游褒禅山记》的诵读之法
-
作者:朱振华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诵读 珍珠 诗文革新运动 教学难点 现代白话文 积极参加者 王安石
-
描述:《游褒禅山记》一文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名篇。由于成文时代距今已近千年,其语言和现代白话文有了明显差别;又加之王安石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
-
《游褒禅山记》备教策略
-
作者:赵谦翔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学习态度 重点班 普通班 学生 分析策略 文言文 石钟山 王安石 艺术手法
-
描述:学情分析策略我所教的两个班,一个是重点班,一个是普通班。两个班的成绩均分相差一般在9分左右。但造成差距的原因不在于智商,而在于情商,亦即学习态度。重点班学生绝大多数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老师的要求认真落实,而普通班学生的学习态度就参差不齐
-
性别意识形态中的游寿书法风格简论
-
作者:傅爱国 来源:书画世界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别意识形态 书法风格 书法家 胡小石 金石书派 金石书风 李瑞清 性别差异 书法艺术 女性
-
描述:在艺术活动中,尤其是创作过程中,性别差异是存在的,或者说,性别意识形态肯定是一个富有意味且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正如有研究艺术文化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性别对艺术创
-
从《送何太虚北游序》看吴澄的旅游观
-
作者:叶光华 来源:文学教育 上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旅游观 太虚 吴澄 古文观止新编 儒家思想 翰林学士 中国传统 江西省 钱伯城 国子监
-
描述:元散文部分仅录三篇,吴澄《送何太虚北游序》就是其中之一。
-
追忆似水流年 品赏良辰美景——记皇家粮仓厅堂版昆曲《牡丹亭》
-
作者:轩蕾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粮仓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流 追忆 美景 品赏
-
描述:当600年的皇家粮仓这一物质文化遗产与600年的古老昆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完美结合,我们只能感叹世间竟有如此之机缘,将历史的厚重感和艺术的古典美同时演绎。
-
试从苏诗兴象变化看苏轼的生命境界——以《游金山寺》为例
-
作者:丁佳音 来源:湘潮(理论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金山寺》 《游金山寺》 兴象 兴象 苏轼 苏轼 生命境界 生命境界 文化意味 文化意味
-
描述:苏轼的诗歌与苏轼的人格境界历来备受关注,本文拟从苏轼诗歌个案的细致研究来探索苏轼的生命境界。本文主要选取《游金山寺》为例,通过探讨该诗内在兴象运用的变化与张力,以及另外几首与之密切相关的诗歌在兴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