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园惊梦》: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
作者:钱雯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游园 曹七巧 蓝田玉 背影 曹雪芹 时间带 个体生命 中国文化 南京
-
描述:正待自送那生出门,忽值母亲来到,唤醒将来。我一身冷汗,乃是南柯一梦。——《牡丹亭·惊梦》时间带走了一切:青春、荣耀、金钱、地位……时间又在把一切拉回到眼前:斯人斯景,此生此世……谁能逃脱时间的铁律?又有
-
析王安石《明妃曲》(其一)
-
作者:张仁健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昭君出塞 史事 毛延寿 王昭君 意态 历史人物 封建社会 西京杂记 人生
-
描述: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
-
爱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读柳如是的《金明池·咏寒柳》
-
作者:周月亮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子龙 最高境界 政治文化 钱谦益 盛泽镇 汤显祖 文学史 《牡丹亭》 生命质量 李师师
-
描述:名臣投降,名妓抗战,宋有李师师,明有柳如是。剔除许多荒诞不经的传说,柳如是依然是晚明一大景观。 她生于1618年,死于1664年,本姓杨,名爱,字蘼芜。离开陈子龙后改姓柳,名隐,字如是,号河东君
-
明“绿”固可重 暗“望”不可轻——王安石的《泊船瓜州》新解
-
作者:舒安娜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瓜州 泊船 保守派 江东 含而不露 江南 新解 小诗 深婉
-
描述:字长期被人忽视、冷落了,它便是隐含于诗中的、不为人所见、只为人可体会的“望”字。在此诗中,“绿”字是外在的,显而易见的,而“望”字则是内在的、含而不露的。“绿”有它的修辞巧妙、意境清新的点睛作用,“望”也自有它的加强感情、情韵深婉的的价值。结合王安石写作此诗的
-
论明传奇《绣襦记》“寓情于理”的特色及其生成原因
-
作者:张英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绣襦记》 徐霖 寓情于理 生成原因
-
描述:明代徐霖的传奇《绣襦记》是李娃故事流传改编过程中的集大成者。这部作品在故事情节上更为生动完备,在艺术特色上体现出寓情于理的特点。《绣襦记》寓情于理特色的形成,和明初浓厚的伦理教化思潮有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