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2)
报纸(85)
学位论文(13)
会议论文(6)
图书(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6)
地方风物 (45)
宗教集要 (13)
地方文献 (7)
红色文化 (6)
才乡教育 (4)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52)
2013(9)
2008(14)
2007(12)
2002(4)
2000(3)
1999(7)
1998(4)
1982(3)
1934(1)
按来源分组
风景名胜(1)
安阳日报(1)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地理)(1)
铁血月刊(1)
楚风(1)
经济晚报(1)
书法报(1)
北方音乐(1)
深圳特区报(1)
洛阳晚报(1)
读书与曾巩
作者:段添元  来源:康乐寿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读书与曾巩
拜相山与霹雳
作者:郑秋生 黄俊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东塔旧址上重建的上上塔 奇石林立,曲径通幽 拜相山又名笏山,位于长汀城区繁华的营背街后。拜相山与南山相连,因俯挹卧龙、相似人拜而得名。山顶有万魁塔,高十三层,建于明万历壬寅年间即1602年,抗日战争期间,城北新辟机场,该塔有碍飞机起落,民国三十三年被拆除,1989年由上海棉纺厂
水—相互作用及其与铀成矿关系研究
作者:邵飞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水—作用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溶液来源  火山岩浆期后成矿热液系统  外生地  下水“湍流”运动  铀成矿  成矿模式  相山铀矿田 
描述:矿分类习惯于按赋矿围岩而划分,火山岩型铀矿是我国目前已探明的主要铀矿床工业类型之一。尽管赋矿围岩不同,但铀的地球化学性质决定了铀成矿作用在本质上具有共性。铀成矿作用是源—运—聚的动力学过程,流体是贯穿于矿床形成过程中的主要控制因素,水(流体)—岩石相互作用造就了成矿过程。铀成矿作用的研究,以往多是对所观察到的基本地质现象进行归纳和演绎,或是过于偏重分析测试数据的推断,在源—运—聚成矿过程的有机整体中常以“聚”为主要研究对象,缺乏系统性演化和动力学过程研究,在许多问题上得出了众说纷纭的、唯分析测试数据及唯空间定位等的唯象学层次的认识。本文选择中国目前最大、最富的火山岩型铀矿田—相山矿田开展立典性研究。论文以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着重于成矿系统中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重要要素—源、运、聚的演化和动力学过程...
曾巩游过的玉山小
作者:封蕃元  来源:康乐寿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曾巩游过的玉山小
清水供水工程在寻甸开工
作者:周杰 刘云 李竞立 余红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清水供水工程在寻甸开工
荒经》的底本是共同的古图
作者:冯广宏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底本  《天问》  《九歌》  山海经  王应麟  胡应麟  多语言  南宋 
描述:皆其类。”明胡应麟《四部正讹》也说:“意古先有斯图,撰者因而记之,故其文义应尔。”这些判断是对的,尤其是《荒经》,很多语言明显就是图说,试举数例来说明。
简论《玉·艺文》中主题目录的新方向
作者:赵宣  来源:图书情报工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玉·艺文》  编题  主题目录 
描述:式向主题目录组织形式的过渡,是非常方便读者参考的.
米芾《岳名言》解读(下)
作者:梁德水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颜真卿  书法家  米芾  解读  王安石  名言  书学博士  黄庭坚  唐代书法  杨凝式 
描述:[原文]石曼卿作佛号,都无回互转折之势,小字展令大,大字促令小,是张颠教颜真卿谬论⑴。盖字自有大小相称,且如"太一之殿",作四窠分,岂可将"一"字肥满一窠,以对"殿"字乎⑵!
刘凤认为“陈郁诈伤说”不成立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针对德国羽毛球公开赛组委会向国际羽联递交申诉,认为中国选手陈郁有诈伤嫌疑一事,乒羽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刘凤今天表示,运动员受伤和恢复本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德国方面没有必要对此深究。 外电报道称,德国
水—相互作用及其与铀成矿关系研究:以相山铀矿田为例
作者:邵飞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水—作用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溶液来源  火山岩浆期后成矿热液系统  外生地  下水“湍流”运动  铀成矿  成矿模式  相山铀矿田 
描述: 我国铀矿分类习惯于按赋矿围岩而划分,火山岩型铀矿是我国目前已探明的主要铀矿床工业类型之一。尽管赋矿围岩不同,但铀的地球化学性质决定了铀成矿作用在本质上具有共性。铀成矿作用是源—运—聚的动力学过程,流体是贯穿于矿床形成过程中的主要控制因素,水(流体)—岩石相互作用造就了成矿过程。铀成矿作用的研究,以往多是对所观察到的基本地质现象进行归纳和演绎,或是过于偏重分析测试数据的推断,在源—运—聚成矿过程的有机整体中常以“聚”为主要研究对象,缺乏系统性演化和动力学过程研究,在许多问题上得出了众说纷纭的、唯分析测试数据及唯空间定位等的唯象学层次的认识。 本文选择中国目前最大、最富的火山岩型铀矿田—相山矿田开展立典性研究。论文以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着重于成矿系统中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重要要素—源、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