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手法和观众
-
作者:潘井亚 来源: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观众 手法 整体感知 王英琦 公开课 社戏 课文 预习
-
描述:周三的公开课上的是王英琦的《看社戏》,第一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意在用问题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
周礼与《小雅》部分诗篇的创作
-
作者:祝秀权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君子 文王 礼仪 创作 养老 诸侯 周礼 文艺评论 小雅 周代
-
描述:鹿鸣》一诗,古今论者极多,观点、结论层出不穷。本文从周代礼乐教化的角度审视此诗,考察其创作的本义。
-
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戏剧理念
-
作者:任志 畅宁宁 来源: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漫主义 至情 揭露现实
-
描述:汤显祖作为戏曲界的传奇巨擘,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他却走了一条独异的人生之路,从热情走上仕途到愤而弃官,他的作品历来受人民群众欢迎,他的“临川四梦”被视为戏剧界的珍品,他的戏剧理念更是对我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世间只有情难诉:《牡丹亭》述评
-
作者:邹自振 董瑞兰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创作主题 创作主题 杜丽娘 杜丽娘 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
描述:"世间只有情难诉",是汤显祖文学思想与《牡丹亭》创作主题的高度概括。作者倾其心血,塑造了一个强烈地热爱自由、热爱生命、向往爱情的艺术形象杜丽娘。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创造了极高的艺术境界。《牡丹亭》上承
-
放弃传统刺绣制作手法新版《牡丹亭》戏装数码印
-
作者:王剑虹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张军“史依弘身穿新戏服亮相 本报记者 胡晓芒 摄
本报讯(记者王剑虹)由史依弘、张军领衔主演的《2012牡丹亭》昨天下午向媒体展示了专为该剧全新设计的服装,虽然样式上与传统戏装
-
晏几道《小山词》艺术手法微探
-
作者:陈秋蓉 来源:作家(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词》 艺术手法
-
描述:在名家辈出的宋初词坛,晏几道以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典雅风格和“秀气胜韵,得之天然”的清丽词风冠盖一时。本文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分析《小山词》,通过分析晏几道化用前人诗句、语浅情深、寓以诗人
-
汤显祖的戏剧人生
-
作者:何文珺 来源:神州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罗汝芳 悲剧人生 张居正 浪漫主义 中国古代 十七年 人文理想 传奇
-
描述:加上浪漫主义人文理想,他的人生与众生已判若云泥,这
-
常读常新牡丹亭:读《牡丹亭·游园》随感
-
作者:高青 来源:吉林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红楼梦 红楼梦 爱情 爱情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游园 游园 古典戏曲 古典戏曲 死而复生 死而复生 园林 园林
-
描述:美、情爱之美和理想之美",最终被它感动,是因为那个青春和美艳的化身,至情与纯情的偶像——杜丽娘。其实,这样的书是可以作为案头书的,常读常新,何乐不为?
-
汤显祖及其“性灵”创作观
-
作者:袁丁 来源:飞天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杜丽娘 牡丹亭 创作观 封建礼教 柳梦梅 性灵说 程朱理学 追求爱情 追求自由
-
描述:也是中国文艺史上浪漫主义杰作.
-
欧阳昱英文创作述评
-
作者:梁余晶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昱 文学翻译 诗歌 小说 非小说
-
描述:的英文创作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与评价,以此展现他作为一个勤奋的写作者和不知疲倦的创新者的真实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