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浣溪沙
作者:晏殊  来源:安徽省情省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晏殊  宋词  《珠玉词》  名作欣赏 
描述:浣溪沙
浣溪沙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一年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花红片  晏殊  草本植物  孙光宪  莎草  晚花  雨滴  化用  庭院 
描述:,雨点打在圆圆的荷叶上。此句化用五代孙光宪的《思帝乡》中:看尽满地疏雨打团荷。
晏殊的《浣溪沙》赏析
作者:王雁雪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事物特征  晏殊  浣溪沙  景物  北宋时期  赏析  词作  花间  中学语文  归来 
描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是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的代表之作。晏殊(991-1055)是北宋时期的太平宰相,词作内容多反映富贵闲适的生活,虽上承花间,却不是浓彩重抹,看似平淡而意味深长。他善于捕捉事物特征,有不少佳句脍炙人口。
两首《浣溪沙》词鉴赏
作者:万安  来源:中学生百科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天气  艺术境界  赏析  归来  小令  鉴赏  晏殊  飞花  秦观 
描述:两首《浣溪沙》词鉴赏
晏殊《浣溪沙》评析
作者:蔡义江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浣溪沙  归来  天气  校勘  七律  风味  宿醉  选才  小令 
描述:燕归来。梁园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其中有三句与此词同,只差别一字,即“香径”作“幽径”。“无可奈何”两句诗词中都用,可见作者自己也十分满意。那么,究竟是先有诗后取而成词呢,还是先有词后取而成诗呢?这不易断定。但偶句在这首词中见好,而在律诗中就不见得怎么出色了。所以论词者说它是“自是天成一段词,著诗不得”“意致缠绵,语调谐婉,的是倚声家语,若作七律,未免软弱矣。”王士祯甚至举此作为诗与词分界中能代表词的特色的例句。可见,佳句也还得置于全篇之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妙处。 刘熙载《艺概》卷四评此词日:“词中句与字有似触著者,所谓极炼如不炼也。晏元献‘无可奈何花落去’,触著之句也;宋景文‘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触著之字也。”意思是说,词中的字与句,有的很像不经意碰上的。
品味流年的惆怅美——晏殊《浣溪沙》探美
作者:陈西洁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浣溪沙  惆怅美 
描述:晏殊的词作没有关乎国家兴亡的重大题材,没有慷慨激昂的豪情抒发,他的《珠玉词》闪耀出的是一种诗意的生命之光,是对人生价值进行“诗意”思考的艺术结晶。其为人称道的小令《浣溪沙》在平常的生活场景中,触发
晏殊[浣溪沙]词新解
作者:沈义芙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浣溪沙  宋州  作年  香径  亭台  小园  应天府  南京  张亢 
描述:,感伤年华的飞逝。”或言“全词在亭台如旧,香径依然的情景
晏殊《浣溪沙》的“远近高低”
作者:范炳刚  来源: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浣溪沙  词人  香径  小园  游国恩  《中国文学史》  玉润  词坛  绝句 
描述:朝廷的达官显贵,亦显达于词坛,这确是宋初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宋仁宗时的宰相晏殊,就与欧阳修一起被时人并称为“晏欧”,且确实很有几篇作品为人称道.他的《浣溪沙》,甚至被后人誉为“玉润珠圆”之作(见游国
晏殊《浣溪沙》内蕴解析
作者:尹德余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晏殊  伤春  人生本质  落花  酒筵  伤别  境界  山河  风雨 
描述: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991-1055),北宋人,
闲静中的寂寥——《浣溪沙》评鉴
作者:董秀梅 王子  来源:考试(中考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评鉴  浣溪沙  枢密使  中书门下  进士出身  晏殊  抚州市  秘书省  宋仁宗  天气 
描述: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