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03)
报纸(208)
会议论文(6)
学位论文(5)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2)
才乡教育 (65)
地方文献 (57)
非遗保护 (55)
文化溯源 (30)
地方风物 (12)
红色文化 (8)
宗教集要 (4)
按年份分组
2014(92)
2012(52)
2011(48)
2010(32)
2008(29)
2006(20)
2005(11)
2003(7)
1992(10)
1965(1)
按来源分组
临川晚报(89)
抚州日报(55)
江西日报(21)
其它(15)
四川戏剧(3)
戏剧文学(2)
上海文化出版社(1)
芒种(1)
黑龙江科技信息(1)
戏剧之家(1)
抚州采茶戏的发展及生存现状的思考
作者:朱家骏  来源:芒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采茶戏  采茶戏  抚州地区  抚州地区  重要组成部分  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戏曲  传统戏曲  二度创作  二度创作  发展  发展  江西  江西  江浙地区  江浙地区  新中国  新中国  思考  思考 
描述:一、抚州采茶戏的概述与发展抚州是最早出现江南戏曲的地方之一。南方戏曲,以"永嘉杂剧"(南宋时期产生在温州一带。轻柔婉转的南方曲调)为始祖,后经由移民而传入江西。清代初期,"二黄腔"开始在江浙地区
姹紫嫣红俗中雅,曲苑流芳临川香:试论新编临川版采茶戏《牡丹
作者:廖夏林 杨菁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采茶戏  采茶戏  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  雅俗  雅俗 
描述:见。
抚州广昌“孟戏舞”的调查与保护研究
作者:尹荧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抚州  广昌  孟戏舞舞 
描述:江西抚州广昌县有一种特殊的民间地方舞蹈—孟戏舞舞,它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分为曾、刘两大派别.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阐述了两家戏曲的起源、比较它们的异同、分析其艺术特色和社会价值,论证
第二届中国(抚州)汤显祖艺术节举行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剧家协会  艺术节  汤显祖  抚州  市人民政府  江西省  文化厅  联合会 
描述:9月22日到28日,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抚州市人民政府、江西省文化厅、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抚州)汤显祖艺术节在抚州举行。
抚州采茶戏的分类唱腔看其音乐特点
作者:李坛 王婧怡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抚州采茶戏  抚州采茶戏  唱腔  唱腔 
描述:抚州采茶戏在基本形态上属于歌舞类型小戏。因此,对于其唱腔结构的音乐分析,有助于从音乐角度提高对于南方,尤其是江西省花部系统各剧种之间的辨识。
抚州采茶戏、宜黄戏一一上演近千名戏迷“相约春天”过足瘾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又见桃花开》剧照。 □文/图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 晚报讯昨晚,汤显祖大剧院众名角新秀汇聚一堂,市文化局举办的“相约春天”2012年抚州市新春展演季首场抚州地方戏展演在此进行,地方戏优美
汤显祖艺术节抚州开幕
作者:暂无 来源:信息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抚州讯黄芳、颜俊章、记者周文平报道:22日晚,第二届中国(抚州)汤显祖艺术节在抚州市汤显祖大剧院开幕。百余海内外专家学者和中央省市数十家媒体记者汇聚才乡参加艺术节。开幕式后的首场演出“临川四梦
晏殊的诗情哲思
作者:暂无 来源:各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情  晏殊  哲思  北宋词人  婉约派  大学士  抚州  出身 
描述:晏殊(991-1055),北宋词人。抚州临川人(今属江西抚州)。宋代著名婉约派词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谥元献。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
中国戏曲欣赏浅谈
作者:解玉峰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民族艺术  脚色  牡丹亭  真正意义  五十年代  戏剧人物  西方戏剧  长生殿  职业教育 
描述:绝非偶然。那么,中国戏曲作为民族艺术之一,其魅力究竟何在?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不得不对"中国戏曲"这一概念加以界定。按照《中国戏曲志》等辞书的统计,我国号称有三四百个"剧种"。这三四百个"剧种"实际上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从《外科精要》浅谈痈疽
作者:王风云 陈明岭  来源:四川中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外科精要  陈自明  痈疽 
描述:本文分别从病因、病位、病机、治疗、并发症五个方面浅述了《外科精要》对痈疽证治的思想,其中着重对灸法有阐述,有灸法的原理、取穴、程度、禁忌和误区,治疗当以内外和合,施以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