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浅议北宋熙宁年间的役法改革——兼评王安石与司马光在役法问题
作者:张伟  来源: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免役法  北宋时期  熙宁  浅议  改革  差役  户等  在役 
描述:宋神宗熙宁年间,宰执王安石一改役制,废差役而行募役。这一改革举动,立即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一大批官僚士大夫的强烈反对。数年后,王安石被迫去政,新法即被废止。对北宋时期这一场变革与反变革,向来众说纷纭,仁智互见。本文试图对这一有争议的问题作一探索,略陈管见。
王安石人才观浅议
作者:李之鉴  来源: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观  政治改革  熙宁变法  王安石变法  义理之学  北宋王朝  范仲淹  社会历史进步  注疏之学 
描述:王安石人才观浅议
浅议古汉语中的“相”
作者:薛振齐  来源:运城高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  古汉语  玉台新咏  《游褒禅山记》  古代汉语  焦仲卿妻  《史记·淮阴侯列传》  单方面性  王安石  王侯将相 
描述:做名词的“相”,当“容貌”讲,如“儿已薄禄相’(《玉台新泳·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当“百官之长”讲,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在这些时候,“相”是实词,它直接担负句子的一个成分,其作用清楚,含义明白,毋庸赘言。本文着重分析当副词用的“相”。
齐国土地制度浅议
作者:高思栋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均田制  授田制  齐国  土地所有制形式  剥削方式  《周礼》  土地的分配  农村公社  农奴 
描述:齐国土地制度浅议高思栋土地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开发和利用土地则是人类生息蕃衍和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古代的土地制度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土地制度构成了古代社会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它包括土地
浅议王安石变法的性质
作者:舒适  来源:内蒙古电大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性质  中小地主阶层利益 
描述: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的。
王安石人才学思想浅议
作者:夏老长  来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人才问题  人才思想  人才学  政治改革  郭沫若  积贫积弱  中国历史  以人民为本位  历史人物 
描述:他有政见,有魄力,而最难得的是他是比较以人民为本位的人。”(郭沫若《历史人物·序》)
王安石人才思想浅议
作者:黄永杰  来源:党建与人才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思想  选拔人才  人才管理  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  违反道德规范  课程设置  处于混乱状态  周王朝 
描述:王安石人才思想浅议黄永杰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曾任地方官近二十年,一生中两度为相。作为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家,王安石对人才的认识和理解颇为深刻,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仍有教益。公元1058年(嘉冗
浅议陆九渊的工夫理论
作者:刘财安 叶国平  来源: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发明本心  剥落  读书 
描述:陆九渊认为,由于“物欲”和“意见”蒙蔽了人的“本心”,所以他提出“发明本心”来克服人的“私欲”。并且他还认为,光有“发明本心”还不够,还需要良师益友“剥落”和自己“读书”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他的工夫理论不仅在当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而且在今天仍然有它的指导意义。
浅议地方志与地方史
作者:胡树滨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方志  地方史  《周礼》  两汉 
描述:地方志也称方志,最早记载于《周礼》;地方史即地方简史,起始于两汉。地方志与地方史都是记述历史的著述,自古以来,志与史始终同时并存,志中有史,史中有志,即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与区别。
浅议王安石的散文创作
作者:李亚静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  创作  创新 
描述:王安石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无论治政、治学,还是为人,都以儒家的圣人之道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他密切结合自己治政的实践,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和富有创见的思想,实现了其政治上的革新与文学创作上的创新,在宋代这个大舞台上,留下了串串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