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668)
报纸(2452)
图书(279)
学位论文(191)
会议论文(75)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31)
历史名人 (3692)
非遗保护 (17)
文化溯源 (13)
才乡教育 (4)
地方风物 (4)
宗教集要 (3)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695)
2012(770)
2011(578)
2010(654)
2009(597)
2006(308)
2001(102)
2000(137)
1996(86)
按来源分组
其它(339)
戏曲研究(95)
抚州师专学报(44)
北方音乐(7)
戏曲研究通讯(6)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
满分作文:初中版(1)
上海远东出版社(1)
黑河学刊(1)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1)
论昆曲《牡丹亭音乐
作者:刘明澜  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汤显祖  昆曲  封建礼教  柳梦梅  音乐  浪漫主义  南曲  现实主义 
描述:汤显祖不仅赋予他的剧作以进步的主题思想,而且努力使他的《牡丹亭》成为一部“场上之
汤显祖曲论三题
作者:马美信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曲论  戏曲理论  汤沈之争  戏曲创作  戏曲思想  牡丹亭  唱曲  独特风格  灵感 
描述: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汤显祖首先肯定了吴中曲论,即沈璟的《唱曲当知》,可是接着又对曲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显得前后矛盾,而且语气转折太突兀。汤显祖对沈璟的曲论究竟是赞同还是反对,实在令人费解。叶长海
汤显祖与本色说
作者:许祥麟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中国古代戏曲  本色派  真色  戏曲语言  杜丽娘  戏曲创作  现实主义  牡丹亭  典型意义 
描述:色”对立
读《牡丹亭·惊梦》
作者:李真瑜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汤显祖  张大复  封建礼教  个性解放  柳梦梅  娄江  贵族女子  尽意 
描述:
政协京昆室举行纪念汤显祖四梦公期活动
作者:晓波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邯郸  北京昆曲  政协礼堂  纪念  海外华人社会  南柯记  牡丹亭  活动  游园 
描述:剧昆曲是我国古老的艺术,在海外华人社会中被认为是
《金瓶梅》·汤显祖·利玛窦·王彦泓父子——明季文学史上的文
作者:钟来因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王肯堂  利玛窦  中西文化交流  牡丹亭  万历  中国文学史  艳体诗  董其昌  人文科学 
描述:人文科学又通过王肯堂影响到汤显祖、王彦泓.这是治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科技史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都关心的问题.
一曲“锦屏人”的幽怨之歌——《牡丹亭》之《惊梦·皂罗袍》赏析
作者:周慧珍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林黛玉  锦屏  红楼梦  赏析  戏曲家  代表作 
描述:林黛玉曾经在悠扬的笛韵中听到几句昆曲,因而觉得十分感慨缠绵,十分伤心。她听到的,便是《皂罗袍》这支“锦屏人”的幽怨之歌(事见《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出自明代伟大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第十出
汤显祖著作金瓶梅考》的简介和质疑
作者:徐朔方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西门庆  南柯记  张居正  李开先  学术讨论会  清平山堂话本  牡丹亭  红楼梦  论文 
描述:汤显祖著作金瓶梅考》的简介和质疑
略谈汤显祖的政治改革思想——纪念汤显祖逝世三百七十周年
作者:刘云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政治改革思想  遂昌  戏曲  吏部  平昌  《南柯记》  牡丹亭  万历  《邯郸记》 
描述:下挣
赞昆剧《牡丹亭》的舞台美术
作者:刘邦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舞台美术  上海昆剧团  表演艺术  杜丽娘  舞美设计  牡丹亭  观众  表现手法  天幕  民族特色 
描述:能有机会在四川观看上海昆剧团的演出,真使人高兴。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除了认真欣赏昆剧的表演艺术外,对其舞台美术也留心观赏。《牡丹亭》的舞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