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大流派四大家:民国的书法
-
作者:施立松 来源:课外阅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大家 书法家 民国时期 流派 于右任 中国书法 李瑞清 李叔同 柳公权 书法艺术
-
描述:过来,让你来不及询问,已是又一年的新草绿。整个民国,都被那些新鲜颜色引领天下了。六朝三杰、五代八大家、颜真卿柳公权,那些名动天下的书界圣手,无论后
-
“玉茗后劲”之传灯篇:论流人程煐及其昆剧《龙沙剑》的流派归属
-
作者:雷茗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玉茗堂派 龙沙 牡丹亭 流派 昆曲 黑龙江 昆剧 戏曲评点 吴炳
-
描述:民国时编纂的《黑龙江志稿》竟下了"今佚"这样的断言。如果它在"反右"、"文革"等政治
-
飞跃高加索的琴韵:俄罗斯钢琴演奏乐派的历史传承
-
作者:樊慰慈 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钢琴 演奏 流派 音乐史 俄罗斯
-
描述:飞跃高加索的琴韵:俄罗斯钢琴演奏乐派的历史传承
-
新时代的流派应是新品种
-
作者:孙毓敏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践能力 新品种 新时代 中心制 研究流派 京剧艺术 艺术观 发展过程 刻意求新 学习
-
描述:《戏剧报》讨论研究流派问题,这对促进京剧事业的发展很有好处。我有幸接触并学习过荀派艺术,现在也在演着荀派戏。学习荀派艺术,不仅提高了我的舞台实践能力,也使我从中了解了京剧艺术的具体发展过程,收获很大
-
明清戏剧流派的划分
-
作者:俞为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戏曲 戏曲史 戏曲流派 戏剧流派 汤显祖 临川派 封建礼教 思想倾向 王骥德 冯梦龙
-
描述:明代初年至清代中叶,是我国古典戏曲史上以传奇为主的发展时期,在这三百多年的时间里,曲坛上名家辈出,杰作如林,并且涌现出了一些具有不同风格的戏曲流派。不过对明清戏曲流派的划分和命名,这还是近
-
宋词的四大流派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词 欧阳修 李清照 婉约派 西江派 总体风格 周邦彦 柳永 晏殊 贺铸
-
描述:代表的大晟词派(精雅派)。
-
论围棋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流派
-
作者:杨国庆 史国生 来源:体育文化导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流派 围棋文化 清代诗人 中国古代思想 中国文化 黑白世界 虞集 沈约 尤侗 道家文化
-
描述:事之盛衰,莫不寓是。”清代诗人尤侗更盛赞道:“试观一十九行,胜读二十一史”。可见,围棋文化确乎是一
-
王学流派的演变及其异同
-
作者:钱明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静 罗汝芳 归寂 王阳明 黄宗羲 百姓日用 圣人之道 道家 明清之际 本体
-
描述:对传统价值观的否定。在“工夫”一系中,“主静派”以聂豹为代表创归寂之说。“主敬派”以邹守益等为代表,主张“以敬事为纲领”而“戒惧慎独”,以程朱的“主敬”救正阳明后学之偏,对顾宪成,高攀龙、刘崇周、黄宗羲都有影响。“主事派”以钱德洪、欧阳德等为代表,倾向于王阳明晚年的“事上磨炼”说,且以工夫取代本体,为后来的经世之学奠定基础。五派之中,唯“主事派”与“主敬派”尚能跟上时代步伐。以上的各种现实主义倾向到清初渐渐汇合成一大思潮,形成了中国思想启蒙的第一个高潮。
-
理学流派与性学的价值
-
作者:向世陵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理本论 本体论 胡宏 心学 王守仁 《朱子语类》 性本论 王阳明 性即理
-
描述:理学流派与性学的价值
-
简论如皋印学流派
-
作者:王树堂 来源:江海纵横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流派 印学 产生和发展 地方文化 篆刻史 南通 周亮工 青田石 如皋印学流派
-
描述:皋印派”。“如皋印派”活跃在当时扬州和通、如、海、泰地区(当时南通、如皋、海安地属扬州管辖),并影响波及上海、浙江,在明清印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南通地方文化写下辉煌艺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