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宋代福建矿冶业
作者:陈衍德  来源: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矿冶业  历史借鉴  食货  官府  北宋末年  商品经济  由盛转衰  王安石变法  福建  手工业 
描述: 两宋时,福建呈现出一派“矿石云涌,炉炭之焰,未之有熄”的景象,矿冶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并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拟就宋代福建矿冶业的发展概况、原因和影响作一些初步的探索,以期为发展我省矿冶业提供
读王安石《论》
作者:苗春德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改革家  临川  变法改革  使用人才  人才问题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上担子  人才观  用才之道 
描述:仁宗皇帝言事书》、《取材》,《兴贤》、《委任》等篇中,也都一再得到阐发。王安石纵观历史,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得出:“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
读洪迈《夷坚志》——病榻琐谈之一
作者:张白山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志怪小说  洪迈  太平广记  元明两代  博学多才  胡应麟  宋朝  中国小说史略  二十年  学术价值 
描述:应麟在《少室山房类稿》中说:此书到元明两代大部分已佚
《牡丹亭》的风波
作者:曾献平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十年  明万历  牡丹亭  扬州  汤显祖  人间真情  杜丽娘  传奇  觉醒  相向 
描述:日夕把卷,吟哦不辍,乃至“愿为才子妇”,誓将终身相托,因盼汤公未得见而怏怏成病,慕情而亡,生前并嘱以《牡丹亭》殉之。其时妇女受压迫尤深,一曲《牡丹亭》,道出人间真情,使千千万万杜丽娘感奋觉醒。自此,作家与作品并传,汤显祖与《牡丹亭》齐辉。人民酷爱《牡丹亭》,更加热爱汤显祖。
唐宋诗别略论
作者:姜书阁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唐人  王安石  政治安定  二十年  北宋王朝  社会动乱  典故  古人  唐宋诗 
描述: 在三千年来的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是诗歌史上,唐代的诗歌特放异彩,占据了最光辉的一个篇章,它继承并超过了《三百篇》和汉、魏、六朝。但唐代三百余年之后,宋、元、明、清的旧体诗歌(专指古、近体诗)却是由盛变衰,不复能如唐诗之辉煌灿烂了。唐诗是继齐、梁、陈、隋长期绮靡宫体诗风之后,在唐王朝前期政治安定,经济
读《苏轼新论》
作者:陈迩冬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研究  王安石变法  作者  马列主义  学术研究工作  以诗为词  新时期  具体分析  二十年  词作 
描述:,我还看到,作者能自觉地把马列主义作为犀利的武器去攻克研究工作中的各项“老大难”问题,成绩显著。其研究工作的质量是不可低估的。
应是福林
作者:张今良  来源:天津演唱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应是福林
苏、改诗的启示
作者:陈国魁  来源:山东文学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警世通言  故事  苏轼  学识  落黄  作品  作者  园林 
描述:《警世通言》中载有苏东坡替王安石续诗而贻笑大方的故事。苏轼自恃学识过人,一时兴起把王安石未完诗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续上"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临山事件 益生烈士牺牲经过
作者:王杏生 李志涛  来源:余姚党史资料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临山事件 益生烈士牺牲经过
益顺匠师在台湾之庙宇建筑之研究
作者:李乾朗  来源:国立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技术层面之整理,作为中国地方建筑支流之比较。研究的重点将侧重於匠师流派之手法及个人风格之特质。益顺出身泉州溪底,他的木匠生涯跨於清末及民初,是中国建筑匠家之最後一代。他的作品基本上承继了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