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李浩:与法律不期而遇的缘分
作者:蒋安杰  来源:法制资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老师  老师  研究生  研究生  中国法学  中国法学  批判精神  批判精神  法律  法律  学生  学生  政法学院  政法学院  调解  调解  兴趣  兴趣 
描述:人物名片李浩,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第一届、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民事证据法。代表作有《民事证明责任研究》、《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研究》等。
奸雄王益
作者:于宁 李箐  来源:新世纪周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益  王益  受贿罪  受贿罪  法律  法律  证券系统  证券系统 
描述:“懂政治,通市场,有眼光。他爱才,仗义,也很霸气。”王益终因受贿而获死缓
王益案庭外疑云
作者:于宁 罗洁琪  来源:新世纪周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益  王益  一审  一审  案例  案例  法律  法律 
描述:接近两年的王益案调查,以主角登台认罪低调结束案件的一审庭审,然而,诸多悬念仍未解。
“不露”应是“不漏”
作者:张治安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2010年  犯罪嫌疑人  逃犯  追逃  严打  法律 
描述:2010年7月3日《衡水晚报》刊登的《七天八逃犯落网桃城》的报道中,详细介绍了在“严打追逃”的行动中,衡水警方7天连续抓获8名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在描述法律的威严时,报道说:“天网恢恢,疏而不露
胡应麟小说分类思想研究
作者:洪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小说著录  文学分类  胡应麟思想 
描述:分类对后人是有一定影响的,纪昀、鲁迅都吸收借鉴了胡应麟的小说分类观,今人的分类实践,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胡应麟小说分类方法的启示,均能从体制、风格、题材等多种角度宋思考小说分类问题。 分析胡应麟
李浩:与法律不期而遇的缘分
作者:蒋安杰   来源:法制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李浩:与法律不期而遇的缘分
"尽信书不如无书"
作者:张卫东  来源:快乐阅读·经典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书本  迷信  孟子 
描述:“尽信书不如无书”,意即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语出《孟子·尽心下》,宋代陆九渊也有“呜呼,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说法。
论北宋的田赋制度管理及法律调整
作者:宋宏飞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田赋  会计制度  赋税  王安石  三司使  地方政府  宋代  庆元条法事类  管理机构 
描述:承王季之旧,置三司使,以掌天下利权,宰相不与。”
王益区“法律六进”促“五五”普法活动开展
作者:彭吉增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益区“法律六进”促“五五”普法活动开展
“关中本位政策”
作者:李万生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关中本位政策  关陇集团  府兵制  陈寅恪  岑仲勉  黄永年 
描述:分化。岑仲勉、黄永年二先生乃关中本位政策说的主要批评者。岑先生认为,从唐太宗用人看,不存在关中本位政策;黄先生则更进一步,认为隋炀帝用人已不显示有关中本位政策可言。实际上,岑、黄二先生的看法都是误解的结果,因为他们都是根据《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的论述而作批评,没有疏通该书中篇及其他相关论著的论述。《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的表述有欠精确,则是岑、黄二先生误解的根本原因。因此,仅从《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的表述看,当认为岑、黄二先生的批评都有理;但从陈先生关于关中本位政策的系统论述看,则可说岑、黄二先生的批评都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