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00)
报纸
(49)
学位论文
(5)
会议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2)
地方文献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1
(9)
2010
(10)
2009
(5)
2008
(5)
2007
(4)
2006
(7)
2002
(3)
1999
(2)
1998
(9)
1995
(4)
按来源分组
其它
(6)
中国改革
(2)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1)
法制资讯
(1)
语文学习
(1)
科技致富向导
(1)
公民与法(审判版)
(1)
法律与生活
(1)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1)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存在基础
哲学家
农民
才子佳人
兴趣
至情
秦墓
周天勇
广昌孟戏
空想社会主义者
四库全书
基本的
哲学心理学
现代企业制度
法律
周礼
受贿罪
一审
妙语
复兴
大学教育
向下
科学理论体系
向量
叠加效应
严打
古代
良吏
积贫积弱
首页
>
根据【检索词:法律本质】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朱熹论修辞的
本质
作者:
李士金
来源:
修辞学习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辞
朱熹
《朱子语类》
文学批评史
一以贯之
四库全书
《楚辞》
文学观
陆九渊
理想主义
描述:
·文辞》中说: 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 噫!弊也久矣。① 程颐在《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中说: 作文害道否?曰:害也。凡为文不专意则不工, 若专意则志局于此,又安能与天地同其大也?②看这两位道学先贤对-味修辞作文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应该说片面性很大。但是如果处在实际的丰富复杂的社会中,他们的批评对于无视国计民生、专意夸饰文辞的舞文弄墨者而言,难道不具有针砭时弊的意义吗?片面的真理是掌握在他们的手中的!后来朱子为了解决修辞作文与社会目标的矛盾,一方面继承了他们对文之为文的终极目的的重视,另一方面又克服了他们在对待修饰文辞上的片面性。他说: 道外有物,固不足以为道;且文而无理,又安足以 为文乎?盖道无适而不存者也,故即文以讲道,则文 与道两得而一以贯之,否则亦将两失之矣。③ 道是包罗万象的宇宙、社会、人生之道...
可持续发展法应是一个独立的
法律
部门
作者:
倪振峰
来源: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法学学科
发展战略
独立的
法律
部门
发展关系
发展方面
《中国21世纪议程》
法律法规
资源利用
环境与发展
调整方法
描述:
可持续发展法应是一个独立的
法律
部门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