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科技对法律的挑战:从张达君案说起
作者:杨晓磊 邵菲  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技  法律  挑战 
描述:本文从张迭君案谈起,谈论了科技对法律的挑战等问题.
法律的存在基础应是公民的需要】
作者:王乐雷  来源:法律与生活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存在基础  当事人  行政诉讼被告  诉讼类型  焊接结构件  法律  焊接变形  体制改革  民事诉讼  混合优势 
描述:员辩称:“零件图上已经有尺寸、公差和角度了。焊接变形是必然现象,工艺应该事前有所预料,并采取夹固定型措施。”
中原法律人物之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公民与法(审判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物  法律  中原  宋神宗  政治家  文学家  哲学家 
描述: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江西临川(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宋神宗时官至宰相,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
“村官”应是政策、法律、科技的明白人
作者:赵文岐  来源: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律  科技  村官  农村建设  村干部  农民 
描述:笔者在农村采访时,和村干部接触的机会比较多,交谈中往往涉及到一些与农民关系比较密切的政策、法律和科技方面的问题,出乎意料的是,有些村干部对此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一无所知。笔者在感叹之余常常想:“村官
道德和法律:古典戏剧的现代解读
作者:陈国祥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解读  古典戏剧  高中语文第四册  《西厢记》  《牡丹亭》  法律  道德  才子佳人 
描述:情于自己的一场幽梦,却又复生于自己看似虚无缥缈的一生执著。
李浩:与法律不期而遇的缘分
作者:蒋安杰  来源:法制资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老师  老师  研究生  研究生  中国法学  中国法学  批判精神  批判精神  法律  法律  学生  学生  政法学院  政法学院  调解  调解  兴趣  兴趣 
描述:人物名片李浩,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第一届、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民事证据法。代表作有《民事证明责任研究》、《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研究》等。
法律 至情 结构:沈璟、汤显祖、李渔填词观及其对传奇文体本
作者:王铭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奇  填词  法律  至情  结构 
描述:传奇艺术特征提供一个可行的角度。 在明清众多文人“填词”观念中,沈璟、汤显祖和李渔三人的主张具有代表性。沈璟重视“法律”,主张“名为乐府,须叫合律依腔”,“用律诗句法须审详”,“纵使词出
凌家滩文化应是“三皇”时代的有巢氏文化
作者:王文清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凌家滩  有巢氏  遗存  文化 
描述:安徽巢湖地区凌家滩文化的遗址和遗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袭庖牺之号”的有巢氏文化概况。
王安石家族女性文化初探
作者:张明华  来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家族  女性  文化 
描述:然不同的两种文化风格。随着王安石的离去,王氏家族女性文化也接近尾声,其盛衰是中国传统家族女性文化的一个缩影。
文化与翻译——读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随想
作者:张政  来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文化  翻译  翻译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所以翻译时 ,除了翻译语言表层的信息外 ,更要翻译语言深层次的文化含义。作者结合汪榕培《牡丹亭》的英译本 ,从文化翻译之难 ,《牡丹亭》译本在文化翻译方面的处理策略和方法等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