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02)
报纸(209)
学位论文(5)
图书(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83)
地方文献 (23)
地方风物 (5)
非遗保护 (4)
宗教集要 (4)
按年份分组
2012(29)
2011(49)
2010(34)
2009(24)
2008(11)
2007(16)
2002(6)
1999(9)
1998(12)
1996(14)
按来源分组
其它(7)
中国改革(2)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
法制资讯(1)
语文学习(1)
科技致富向导(1)
公民与法(审判版)(1)
法律与生活(1)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1)
四川戏剧(1)
中原法律人物之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公民与法(审判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物  法律  中原  宋神宗  政治家  文学家  哲学家 
描述: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江西临川(今临川区邓家巷)。宋神宗时官至宰相,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
王安石法律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法院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中国古代官吏身兼执法和司法重任,其法律素养的重要不言而喻。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对官吏法律知识的要求一直是忽略的,自汉代始,官吏选拔和任命条件中,忠诚第一,次则看其对儒家经义的掌握程度,任职者法律素养
论李觏的功利主义法律思想
作者:周泽慧  来源:法制与社会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法律思想  功利主义法律思想 
描述:李觏是宋代功利主义思潮的首倡者,又是宋代功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功利主义思想对当时及后世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他的思想体系中的法律思想有着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出对功利主义思想的较大的依附性。李觏
王安石政治法律思想批判
作者:杨师群  来源:甘肃理论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先王之政  摧抑兼并  与民争利  儒体法用 
描述:危机。王安石相信在这个君主国家体制之下,专制权力能够对私人利益为所欲为发号施令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人民的共同渴望和需求,相信朝廷与官员能够"为人民服务",丝毫认识不到官府权力膨胀的可怕性,最后使改革变成一场祸国殃民的大灾难。
“敬畏法律”应是官员的基本信条
作者:暂无 来源:今参考(政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敬畏法律”应是官员的基本信条
班主任应是多心
作者:梁国钊  来源: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班主任  教学管理  学校教育  社会环境  独生子女 
描述:的“家长”,班主任必须学会做一个多心 爱心,是阳光地带 爱,即师爱,它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是为师者之魂。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
史·实·
作者:漃磬  来源:美文(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孔子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广播  司马迁  中国文化  中国思想文化史  中国传统文化  皇帝 
描述:"文革"记忆"文革"期间,资讯不很发达。那时没有电视,更奢谈网络。主要媒体除了报刊,似乎就只有广播了。对于连肚子都填不饱且识字也不多的广大农民而言,阅读报刊既是奢望也显多余。好在那时广播很普及,除了大街上震耳欲聋的高音喇叭外,几乎每家每户都装有一个小匣子喇叭。每天天不亮
不能强王安石
作者:孙香我  来源:特别文摘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不能强王安石
古“信”是不是物
作者:刘绍义  来源:科海故事博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    不是物》  故事  文学  刘绍义 
描述:在我国古代,“信”字是不是物。“信”不是信件信函的意思,而是指送信的人。这里的送信人既包括递交函件和传递消息的人,也包括外交使臣。
战国时期有关婚姻关系法律的研究:竹简秦汉律与《周礼》比较研
作者:朱红林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婚姻管理  促婚政策 
描述:牍资料证明,《媒氏》所载基本上属于战国时期的婚姻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