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
报纸(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3)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4(7)
2013(2)
2012(3)
2011(2)
2009(3)
2007(1)
2005(3)
2000(1)
1999(1)
1997(1)
按来源分组
中国社会科学报(2)
科学时报(1)
今晚报(1)
福建教育(F版)(1)
瞭望(1)
学生之友(小学版)(1)
书摘(1)
新闻记者(1)
历史教学问题(1)
恩施晚报(1)
采访应是真正的沟通
作者:暂无 来源:恩施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采访应是真正的沟通
书画与历史的沟通
作者:吴民贵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则徐  黄爵滋  兵部尚书  道光帝  江南  历史文化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左宗棠  孙衣言  虎门销烟 
描述: 史学圈内有朋友问我,鉴赏书画与研究历史有无相通之处?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如研究江南文化史,定会涉及江南绘画。从书画鉴赏角度,我在课堂内教学,曾不揣冒昧地将白居易“忆江南”词改动一字,变成“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画江南!”
采访应是真正的沟通
作者:乔新生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采访  google  搜索网站  《焦点访谈》  搜索功能  色情信息  中央电视台  网站链接 
描述:搜索网站"谷歌"(www.google.cn)因为搜索结果包含大量色情淫秽内容,被政府暂停其境外网页搜索功能和关键词搜索功能.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为此制作节目,采访了一位大学生.这位大学生痛斥这家搜索网站链接色情信息,认为黄色信息害得他的同学"心神不宁".
沟通传达说书艺
作者:马未都  来源:书摘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艺  “六艺”  《周礼》  道理  遗产 
描述:《周礼》说“养国子以道,乃交之六艺”,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虽然古代的“六艺”跟我们今天的生活离得比较远,但道理却是相通的。如果能够知道我们古人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中的道理,将使我们受益匪浅。
让阅读教学在多重对话中彰显魅力
作者:谷朝珍  来源:学生之友(小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学生平等  走进文本  对话  彰显  语文教学  王安石  沟通  碰撞  作者 
描述:阅读是什么?阅读就是读者走进文本,在对文本的追问、充实、拓展中,在与作者的沟通、交流、碰撞中,实现视界的开阔、价值的提升、心灵的抚慰。那么,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抓手的阅读教学,它的本质又是什么?我想
胡布峰会重在加强沟通
作者:孙晋忠  来源:瞭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峰会  发展中国家  美国总统  国家主席  首脑会谈  首脑会议  国事访问  发达国家  重大事件 
描述:、地点选在何处、会谈内容怎样,都是世界瞩目的重大事件。作为一次正式的会谈,此次会晤实际上是两国最高级别的战略对话。
共情,让沟通更顺畅!
作者:刘绍华  来源:福建教育(F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随笔  杂文  杂谈  刘绍华 
描述:“王小莉,我强调过多少遍了,你上课怎么老趴在桌上7”下课我一找到她就是怒不可遇地一顿训斥。
“青春版”《牡丹亭》:沟通昆曲与现代观众的桥梁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牡丹亭》带有宿命色彩的处理无疑会削弱作品解放人性的主题。而“青春版”则将“言怀”移至“寻梦”之后,看似简单的次序调整,却凝结着改编者卓荦的匠心。 □陶慕宁 2005年4月,白先勇先生携“青春版”《牡丹亭》剧组来到南开大学,连演三日,人潮澒洞,观者如堵,极一时之盛。 汤显祖的《牡丹亭》问世以来
“青春版”《牡丹亭》:沟通昆曲与现代观众的桥梁
作者:陶慕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沟通昆曲与现代观众的桥梁
校园网应是沟通平台而非泄愤之地
作者:暂无 来源:今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校园网应是沟通平台而非泄愤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