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0)
报纸(77)
学位论文(5)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02)
地方文献 (13)
红色文化 (6)
才乡教育 (1)
地方风物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16)
2012(15)
2008(15)
2007(17)
2005(10)
2001(7)
1996(2)
1981(4)
1947(2)
1886(1)
按来源分组
上海中医药杂志(2)
国医论坛(1)
中医文献杂志(1)
语文教学通讯(1)
健康指南(1)
中学语文(教师版)(1)
短篇小说(原创版)(1)
健康生活(1)
益闻录(1)
收藏(1)
寿书法艺术赏析
作者:李华 何鑫  来源: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艺术  霞浦县  古文字学  书法家  国学研究  黑龙江省  书法作品  书学思想  金陵大学  李瑞清 
描述:寿,字介眉、戒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10月13日生于福建省霞浦县,公元1994年2月16日卒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享年88岁。193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国文系,获学士学位,1936年
龟鹤命长松寿远,阳春一曲情千万*:论晏殊的寿
作者:唐红卫 李光翠  来源: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寿  北宋 
描述:“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晏殊是宋代寿词大量创作的始作俑者,晏殊的三十余首寿词主要可以分为寿帝、寿妻、自寿三大类。对于晏殊的寿词,前人的评价大多过低,其实晏殊大量地创作寿词有其深刻的时代和个人因素
龚廷贤《寿世保元》养生之道
作者:暂无 来源:辽宁中医药大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龚廷贤(1522~1619),江西金溪霞澌龚家(今合市乡龚家)人。明代著名医学家。善于总结继承家传诊疗实践经验,博采众家之长,贯通医理。与陈自明、崔嘉彦、严用和、危亦林、李梴、龚居中、喻昌、黄宫绣、谢星焕并列为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龚廷贤以《内》、《难》为宗,以金元时期四大家及其余诸家诸法为参考,间
凤”爱心行动延续了17年
作者:暂无 来源:无锡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我们要捐5000元!”市慈善总会发起的“慈善一日捐”活动,经本报报道后,第二天总会工作人员就接到一位老相识――“凤”的来电。 “凤”是一对年逾八旬夫妇的化名,他们从1997年市慈善总会
凤英:退而不休为创卫
作者:暂无 来源:东台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创卫典型 记者 卞乐文 朱兴龙 在新兴社区,有这样一位老人,尽管已经退休,却仍然和社区工作人员一样投身在创卫工作中。老人名叫凤英,今年62岁,提起创卫,她就笑呵呵地举着拳头说道:“创建卫生
凤飞:是否可以向天空转型
作者:彭千山 张环清  来源:企业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转型  劳动密集型  资本密集型  投资者  股东大会  航空公司  初级产品  莱特兄弟 
描述:以向航空业进军。不经意间,浙江企业家凤飞与股神巴菲特隔空进行了一场对赌。事关百亿的投资,输赢尚不可料。但与股神也有过投资失手不同,以稳健见长的风飞,自创业以来凡42年间,几乎未尝败绩。
北碑书风的传承:以李瑞清、胡小石、游寿三代书家为例
作者:程仲霖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胡小石  传承  书风  北碑  三代  寿  书法理论 
描述:清末,阮元、康有为先后举起尊碑抑帖之帜,一心以新的书法理论体系,建立新的书法审美标准,形成新的书法风格。
凤飞:人生两舞台 游刃皆从容
作者:章情  来源:企业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生  舞台  从容  个人魅力  “成功”  奢侈品  外人 
描述:“名利”不是凤起最引以为傲的奢侈品,“幸福”才是;“成功”不是他个人魅力的源泉,“真我”才是。奋力搏击在大时代的主流圈子做时代的巅峰是外人看到的凤飞的精彩人生,在大时代的边上做一个我自有我梦的追
辽代州应是沈阳建城始源的源头
作者:关学智  来源: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阳  候城    城市史  城市纪元 
描述:直至发展为今天的沈阳市,脉络清晰连续,符合沈阳城市纪元标准的要求,可视为沈阳城市之源头。以史籍所载的辽代州最早时间记录辽太祖神册六年(公元921年)算起,则沈阳城市历史已有1100年之久。
凤飞:企业要把握好改革的红利
作者:丛玉篇  来源:企业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革攻坚  红利  企业  改革开放  三中全会  中国 
描述:2013年被称为中国的“改革攻坚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恰逢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到关键时刻召开的会议,被世界认为是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它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将引导中国这个“巨人”在未来的几十年间跨越前进,奋步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