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以越剧面貌“还魂”
作者:暂无 来源:杭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 潘宁1598年,汤显祖写就《牡丹亭》。四百年间,传说牡丹亭》的首演是在江苏昆山古镇千灯镇。日前,由CCTV新影制作中心(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千灯镇政府联合出品,上海静安越剧团独家
从悲剧的角度比较研究《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
作者:郗慧娟 郭瑞芳 郝宝燕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杜丽娘  牡丹亭  比较研究  柳梦梅  中西方文化  莎士比亚  追求爱情  汤显祖  主题思想 
描述:人物形象和冲突结构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牡丹亭》梦萦翁故里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文/图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 “牡丹亭上三生路,一往情深逾死生,幸有才人椽作笔,死生挚爱遂鸳盟。”这首前人诗句道出了汤显祖《牡丹亭》的不朽魅力。数百年来,不计其数的读者和观众通过作品、通过舞台走进
青春版《牡丹亭翁故里首演引轰动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12月27日晚,由著名作家白先勇联合两岸三地各界精英打造的、苏州昆剧院担纲排演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在我市汤显祖大剧院的首演获得如潮好评。当晚,我市千余观众观看了青春版《牡丹亭》在抚
从悲剧的角度比较研究《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
作者:郗慧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跨文化研究  爱情悲剧 
描述:对悲剧的定义不同。在这篇论文中,通过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的比较研究,作者将尝试分析中西方文学是如何分别看待悲剧以及是如何通过当时的文化作品来进行体现。许多中西方悲剧的异同之处己被研究
从两情“悦”到两情“隔”:《西厢记》与《牡丹亭》的两个
作者:孙陆军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西厢记  爱情婚姻  崔莺莺  张生  老夫人  情感世界  柳梦梅  世俗文化 
描述:《西厢记》与《牡丹亭》是元明时期两大爱情名剧,它们在情感的形态、性质及文化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本文拟从以上几个层面对两部经典名剧的不同内涵做出分析和比较,并探讨产生这些重大差异的深层原因。
牡丹亭》剧组昨参观馆捐赠一批珍贵演出资料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晚报首席记者游中堂 晚报讯昨日上午,正在我市演出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的苏州昆剧院剧组一行70多人,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来到汤显祖纪念馆游览参观,并向汤显祖纪念馆捐赠
中西悲剧审美差异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比较研究
作者:高翠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悲剧  审美差异 
描述:许多方面有着众多相似之处,诠释着人类共同美好情感;同时也存在着差异,折射出中西文化在诸多方面的不同。 在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研究《牡丹亭》和《罗米欧与朱丽叶》的学者众多,在这些学者和专家当中,更多人
论北宋南丰曾家族诗词创作
作者:吕肖奂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家族诗词  曾巩  曾布  曾肇  魏夫人  曾纡 
描述:其是曾巩、曾肇诗歌风格差异最大,曾巩诗歌平实清健,符合宋调初创和发展时期主流风格特点,却没有成为主盟或领导诗坛的主导型诗人:而曾肇诗如词,在宋调已经成型的元祐及其以后时期,保持着与秦观一样的边缘化诗风。兄弟二人同父异母,年龄相差几乎三十岁, 虽有师承关系且感情深厚、性格相近,但因为诗歌审美趣味等不同,所以风格差异颇大。这是家族文学的一种范例。曾布作为新党领袖被列入《宋史·奸臣传》而颇受争议,但其《水调歌头·排遍七章》为其在词曲史以及戏曲史上留下浓重一笔,其妻魏夫人、其四子曾纡诗词创作声名远播,一家三人均能创作诗词,成为宋代文学史上少见的夫唱妇随、子承母教的文化现象。曾巩、曾布、曾肇兄弟间的赠答唱和,不仅显现出诗词作为家族成员之间一个重要联系纽带的作用,而且透露出家族成员的关系与家族意识。家族成员间的赠答唱和,...
三代 艺闻南北
作者:晓岚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画  吴宏  画家  生平简介 
描述:吴家丹青传代,艺闻南北;中国画坛,尚属罕见。此即清代吴滔、民国吴徵和现代吴宏。年逾八旬的老画家吴石耕先生,头发浓密,精神矍铄,终日作画,索画者接踵不断。吴石耕名宏,苏州人,生于国画世家,自幼承传家法,初学奚冈,后学清代四王和元代王蒙、黄公望、倪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