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显祖的模糊语言和想象天地:《游园》中的心理学分析
-
作者:骆正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模糊语言 心理学分析 杜丽娘 《惊梦》 《游园惊梦》 《牡丹亭》 梅兰芳 心理活动 文学语言
-
描述:特的心理活动,用一些相当模糊的语言文字,准确又深刻地表达出了人物的深层的意识和情感,能够引起读者无限的想象。这种为他所特有的模糊语言,集中地表现在《惊梦》里的前半折《游园》之中。
-
张世铮昆剧专场书感
-
作者:陈朗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折子戏 《牡丹亭》 《长生殿》 穷途落魄 东坡剧院 剧目 人物性格 乾隆时期 流行歌曲
-
描述:张世铮昆剧专场书感陈朗本文图片摄影:俞成夫今年夏热,各地皆然,而杭州为甚。客居"天堂".日炙霞蒸.况味可知。8同中旬.雪雯忽来相告:杭州将举行"金秋曲会",有几个专场,内9月12日晚为张世铮昆曲老生
-
尴尬:昆剧改革的新境遇:由改编“牡丹亭”所引起的“高雅”与
-
作者:顾聆森 李彬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作品研究 作品研究 戏剧 戏剧 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 地方戏曲 地方戏曲 昆剧 昆剧
-
描述:尴尬:昆剧改革的新境遇:由改编“牡丹亭”所引起的“高雅”与
-
痴心不改志凌云:记昆剧青年演员陶铁斧
-
作者:王佩孚 墨林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安吉县 剧团 演员 群芳争艳 音乐教师 身在曹营心在汉 牡丹亭 清新优雅
-
描述:稀记得当时富有戏剧性的一幕.陶铁斧到乡下插队落户的第二天,就从广播听到了让他到
-
多彩的京剧世界 从毛泽东看戏谈起
-
作者:刘琦 来源:长寿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牡丹亭》 《游园惊梦》 梅兰芳 京剧 《三国演义》 汤显祖 戏谈 中国古典小说 《水浒传》
-
描述:在50年代,梅兰芳有一次将在北京怀仁堂演出《游园惊梦》。这出戏是汤显祖《牡丹亭》传奇中的一部分。演出前3天,毛主席特意派人到梅兰芳家借《牡丹亭》。梅兰芳对来人说:“《牡丹亭》传奇,经过几百年来艺人和
-
戏曲创作中的梦与文艺深度心理
-
作者:林荣芹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创作 梦境描写 中国戏曲 戏曲家 作家 形象 世界文学 心理世界 汤显祖 精心设计
-
描述:人们能够理解它们,而另一方面,戏曲作家创造出的梦的意境与氛围,又在阻止人们接近它们。摆在我们面
-
从《草桥惊梦》到《游园惊梦》──浅谈《西厢记》和《牡丹亭》
-
作者:白玉鹏 来源:北京经济了望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惊梦》 《牡丹亭》 《西厢记》 “情” 汤显祖 杜丽娘 现实主义 封建礼教 个性解放 王实甫
-
描述:从《草桥惊梦》到《游园惊梦》──浅谈《西厢记》和《牡丹亭》两个梦白玉鹏倘若将《草桥惊梦》与《游园惊梦》并提的话,似乎难以道出二者有何必然联系。然而同为生活的折射、在虚幻的梦纱背后,定会有某些潜在
-
现代与古典的对话:新版《牡丹亭》的一种语法及几种演法
-
作者:赵莱静 蔡正仁 梁谷音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浪漫主义 柳梦梅 主创人员 汤显祖 昆剧 现实主义 《惊梦》 《游园惊梦》
-
描述:你们来自剧团,我们来自编辑部,虽然岗位不同,但
-
论汤显祖的戏剧观
-
作者:黄寅 来源:戏剧、戏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剧创作 “情” 戏剧家 《牡丹亭》 戏剧理论 泰州学派 戏剧观 封建礼教 个性解放
-
描述:,“世总为情”,而”情生诗歌”;他尤其注重作品的内容:“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蔑视形式的外在束缚;他还清醒地看到了戏剧的社会教化作用,大胆自觉地以“情”抗“理”。因此汤显祖的戏剧观点应引起重视。
-
汤显祖夜宿“云门”
-
作者:王善政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九华山 开元七年 王安石 戏剧家 金乔觉 刘禹锡 范仲淹 《临川四梦》 《牡丹亭》
-
描述:。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亦跻身于他们的行列,与九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