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1)
报纸(160)
会议论文(5)
学位论文(4)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225)
历史名人 (176)
红色文化 (8)
非遗保护 (6)
宗教集要 (3)
地方风物 (3)
按年份分组
2014(58)
2013(31)
2012(43)
2011(42)
2010(29)
2007(29)
2006(23)
2004(7)
2003(7)
按来源分组
文艺报(4)
艺术百家(4)
各界(2)
童话世界(A版)(1)
华夏时报(1)
企业文化(1)
当代护士(综合版)(1)
新青年(珍情)(1)
国学杂志(1)
地图(1)
一个人的诗意江湖
作者:李暮  来源:国学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湖  诗意  个人  北宋词人  为人处事  人生际遇  晏几道  贺铸 
描述:贺铸在北宋词人里,堪称是一个异类。他与苏轼交游甚好,政治上也倾向于保守,但却不入苏门,他和晏几道一样,都是出身贵族,家道中落。他的词风分为两类:一类婉约,颇似小晏——但是他在为人处事上不似小晏孤高自许,沉溺于自我;一类豪放,独树一帜。贺铸出身皇后家族,才兼文武,门第高
萨拉戈萨世博会上海周庆贺演出
作者:咸冰  来源:上海文化年鉴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世博会  上海  演出  中华民族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牡丹亭》  集团联合  新闻传媒 
描述:雀舞》、杂技《蹬伞》、《力量》等,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临川四梦”齐现上海滩 上海昆剧团“临川四梦”系列演出
作者:朱锦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上海昆剧团  演出  上海滩  中国文学史  《紫钗记》  《牡丹亭》  《南柯记》 
描述:2008年12月底,作为庆祝建团30周年的收官之作,上海昆剧团跨年推出临川四梦系列演出。临川四梦包括《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4部传奇,是与莎士比亚比肩的明朝文学戏
深山奇葩“宜黄戏”:――桥坑“土戏班”唱响和谐村庄
作者:唐勋 胡时旺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一个18户人家的村庄,连续32年没有赌博,没有打架斗殴;家家户户学唱“宜黄戏”,家家户户有演员。他们组建的“农民业余剧团”整整坚持了32年,演的是宜黄戏,唱的是二簧腔,长期活跃在农村山乡,这就是地处大山深处的宜黄县新丰乡桥坑村。 由本村23位农民组成的“戏班子”,演员最小的16岁、最大的6
小龙已乘黄鹤去 截拳卅载空悠悠
作者:石激水  来源:拳击与格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截拳道  黄鹤楼  武术  李小龙  宗师  职业  发祥地  挑战  实战  规律 
描述: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演唱者把它演绎得很到位,悠扬中略带伤怀,怀旧里还有一丝无奈。借助它来缅怀一代宗师,凭吊逝者,我想
“四梦”璀璨 昆剧之幸
作者:刘厚生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昆剧团  文化生活  汤显祖  演出 
描述:2008岁末2009年初,上海昆剧团连续演出了汤显祖的玉茗堂四梦,这是昆剧舞台上的一件大事,也可以说是当代文化生活的一件喜事。
《环境与职业医学》2009年审稿专家名单
作者:暂无 来源:环境与职业医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职业医学  审稿专家  环境  名单  拼音字母  首字母  序排列  陈景元  李德  姓氏 
描述:《环境与职业医学》2009年审稿专家名单
敢牛天下先(A3)
作者:汪建军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 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熙宁变法  历史知识  孤独  宋人  评价  爆发  风流  低调  江湖 
描述:1我,王安石。一位孤独的历史先觉,一位低调的风流名士,唱完了一曲笑傲江湖的壮歌。我沉默了,低头轻轻写下: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宋人评价我说:安石,牛形
《牡丹亭》将来肥演出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葛怡然)深闺锁怨春情难遣,出香阁,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花丛中牡丹亭畔梦起姻缘,从此后美人相思无限……昆剧《牡丹亭》传唱数百年,可谓家喻户晓,盛名海内外。 7月2日,3日晚,由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和北京大都阳光艺术团合作创演,根据昆曲名著《牡丹亭》改编的大型舞剧《牡丹亭》将在合肥大剧院隆重
《牡丹亭》在锡演出引轰动
作者:暂无 来源:江南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青春版《牡丹亭》在锡城的演出,终于于前晚在市人民大会堂完美的落下了帷幕。“真是太美了!”当演出完毕,仍有很多观众不愿离开,在座位上细细回味演出片段;有的观众一边离场,一边唱着《牡丹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