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汉语语法汉语辞章学
作者:张志公  来源:语言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辞章学  汉语语法学  语言艺术  形容词  现代汉语  动词  中国语言文学  名词谓语句  王安石  文心雕龙 
描述:一 1.1961~62年,本文作者在《中国语文》和另一份刊物上发表了《修辞学?风格学?辞章学?》、《谈辞章之学》两篇文章,提出了辞章学的构想,建议建立汉语辞章学这样一门学科。此后间断地作了一些探索
论《周礼》和《仪礼》中贾公彦义疏的语法
作者:程艳梅  来源:滁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贾公彦  《周礼》  《仪礼》  义疏  语法 
描述:唐初贾公彦对《周礼》、《仪礼》所作的义疏涉及传统语言学的诸多领域,在语法方面也时有发明。贾公彦的语法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对实词和虚词的区分;二、对虚词的诠释;三、对实词活用的探讨;四
汉语角(英文)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妇女(英文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压岁钱  汉语  英文  身体健康  everything  王安石  Chinese  团圆饭  元宵节  勇敢者 
描述: shenti jiankang,wan shi ru yi!I'm paying you a New Year's visit. Please accept my wish-es for your good health, and may everything turn out as
汉语传统修辞学形态之阐释
作者:杨万寿  来源:河西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修辞学  郑玄注  《文心雕龙》  文学评论  修辞理论  修辞手法  汉语  修辞研究  《周礼注》  《诗品》 
描述:中国古代的修辞研究与语法等其它领域的研究有一个不同之处,即较为系统的修辞理论,每每以文学评论专著为依托而得以表述。一个时代的文学评论的发展,同时表现为修辞理论的发展。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勰
《牡丹亭》叙述语法探讨
作者:汪小洋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显在叙事  显在叙事      话语  话语  典故  典故  叙事扩张  叙事扩张 
描述:通过叙述语法这一角度梳理中国古典名剧《牡丹亭》,可以找出剧本在陈最良角色上表现出的显在叙事特征 ,发现“春”等作者的话语 ,以及典故的叙事扩张现象 ,从而勾勒出《牡丹亭》的叙事轮廓和中国戏剧叙事
汉代章句之学与语法研究
作者:任远  来源:语言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章句之学  后汉书  孟子章句  语法研究  《周礼  语助  “辞”  “上”  《马氏文通》  语法学史 
描述:汉代章句之学与语法研究
语法知识应是基本的、实用的、可接受的
作者:陶伯英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语法知识,怎么教。许多老师总结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说明,中学教的语法知识应该是基本的,必要的,而且是可接受的。可接受性很重要,教学的对象是十三四岁的学生,超过了他们的年龄特点、理解能力和学习负担,是难以
《周礼·考工记》“名一量”同词形的语义基础
作者:李亚明  来源: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词  量词  语义  语法  考工记 
描述:我们运用义素二分法探讨《周礼·考工记》“名一量”同词形的语义基础,从中看到了汉语名词和量词之间的词义渊源,进而看到了汉语语义和语法的有机关联、协同发展。[著者文摘]
明代汉语词汇与古籍整理
作者:顾之川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词汇  古籍整理  脚色  零布  白话  《金瓶梅》  文献古籍  势要  应伯爵  《牡丹亭》 
描述:,便会直接影响到整理这类古籍的质量。明代汉语词汇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对见于明代文献古籍的白话语词进行研究,以求得出正确合理的解释。古籍整理的主要工作形式,是对有关古籍的校勘、标点和注释,而要做好
“闻一知十”应是“问一知十”
作者:曹建明  来源:济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  汉语  词汇 
描述:“闻一知十”应是“问一知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