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水磨出新调:读《汤显祖论稿》
-
作者:辅民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宗教意识 论稿 哲学思想 明代社会 文艺观 育德 作者 文化艺术 水磨
-
描述:,就明确提出:作为剧作家,
-
星月联辉奏水磨——写在上昆三度晋京之前
-
作者:俞振飞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昆剧团 蔡文姬 水磨 演员 余音 剧目 程式 观众 牡丹亭 舞台形象
-
描述:犹未尽,再想说几句。上昆初次进京,在1979年,为国庆三十周年献演了《蔡文姬》;第二次是1982年,演出了《牡丹亭》《钗头凤》《烂柯山》等;这次正值建国三十七周年,
-
娓娓水磨腔脉脉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苏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陈晓雯李晓玲/文大沐/图
“几百年冠绝梨园”是昆曲。清丽悠扬、宛转细腻,谓之水磨腔。一叹三唱六百年,漫漫岁月,物换星移,古调传唱依旧。将原本消失在浩浩历史洪流里
-
烟火蕴传奇 水磨涤清音
-
作者:周秦 河马 来源:文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昆腔传奇 牡丹亭 京剧表演艺术 舞台表演 审美理想 杜丽娘 昆山腔 表演程式 昆剧
-
描述:古老而精深的昆曲艺术犹如一枝香气馥郁的兰花,已绽放六百余年。作为昆曲艺术之源,传奇创作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情结,舞台表演寄托着写意的审美理想,只有继承传统,昆曲方可存续。
-
销魂的昆曲《牡丹亭》
-
作者:陈国庆 来源:民族论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杜丽娘 园林 寻梦 游园 汤显祖 二十四桥 苏州 水磨
-
描述:销魂的昆曲《牡丹亭》
-
昆曲:中国的“雅文化”
-
作者:王文建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山腔 汤显祖 魏良辅 桃花扇 长生殿 牡丹亭 水磨 孔尚任 传奇
-
描述:,但它有“流丽悠远”的特点。最初形成于元代的昆山,因当时“善唱南曲的昆山人顾坚”而得名,因此,《昆山腔》就是昆曲的前身。(二)“曲圣”与“水磨调”宋、元时期的南戏诸腔,多用方言演唱,伴奏形式多用锣鼓
-
水磨年糕三吃
-
作者:汪国钧 来源:上海调味品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年糕 水磨 历史悠久 黑木耳 汪国钧 黑芝麻 商品供应 成品图 《周礼 北平
-
描述:年年糕。”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徵》引《民社北平指南》:“北平俗尚,谓元旦为‘大年初一’。…并食年糕(糯米为之)取年年高
-
《牡丹亭》是“戏文”还是“传奇”
-
作者:曾永义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新传奇 汤显祖 宜黄腔 戏曲研究 曲牌 联套 海盐腔 南北曲 水磨
-
描述:前言汤显祖《牡丹亭》是旷世之作,无庸置疑。但是它为什么会拗折天下人嗓子,它原本用宜黄腔歌唱还是昆山水磨调歌唱,都成了学术问题,现在还争论不休。笔者对此也写过两篇文章,其一是《论说拗折天下人嗓子
-
南昆水磨腔百转千回绕校园 ———昆曲《牡丹亭》走进江南大学
-
作者:暂无 来源:江南大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6月27日晚,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演绎的精华版《牡丹亭》在文浩馆观众厅为我校师生倾情献演。众多师生,无锡市众多市民都前来观看了表演。
此次来校献演的精华版《牡丹亭》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几代编、导、演的智慧结晶。编剧为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国家一级编剧张弘,主演分别为江苏省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