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与泉水
-
作者:邢湘臣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泉水 扬子江 王安石 吴淞江 扬州 重要影响 陆羽 唐代宗 惠山 观音
-
描述:阳县观音寺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水第五;吴淞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唐代宗时,湖州刺史李香卿于赴任途中路经扬州,七遇茶圣陆羽。李说:久闻陆君善于饮茶,人皆仰慕,而这里的扬子江零水也是名扬天下,今日我和二者相遇,怎么能轻易放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呢?于是命士兵操
-
茶诗六首
-
作者:李茂荣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松萝茶 牡丹亭 竹叶青 峨眉山 浙江省 诗魂 茶诗 汤显祖 临川 三重
-
描述:茶诗六首
-
君子之交浓于茶
-
作者:老渊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山谷 君子 武宁县 士大夫 色味 王安石 挚友 水声 调护 龙潭
-
描述:品自佳气味,但未得过梅香,色味皆全尔。公着意兹想,不可欺也。”吕晋夫观书后厚赏来人,立即品尝这名闻京都,极为士大夫赞赏的双井茶,果然色美味香,碧绿清爽。
-
陆游茶诗辑注:唐宋茶诗汇辑之二
-
作者:方健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游 茶诗 枢密院 剑南诗稿 四川 绍兴 地方官员 自注 入蜀 王安石
-
描述:提举常平茶事、礼部郎
-
茶米,茶桌仔与早茶
-
作者:张水存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茶桌 早茶 茶叶贸易 王安石 本草拾遗 厦门 饮茶 生活中 茶文化
-
描述:本草拾遗》又云:“诸药为病之药,茶为各病之药。”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有一句谚语:“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
-
简论王安石茶税观
-
作者:施由明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历史人物 宋朝 税收政策 茶税
-
描述:、保甲法、募役法等进行对比然后肯定之。再如近现代史家周谷诚、钱穆等都对王安石基本持肯定观点。(1)否定派自南宋以来一直是中国评价“熙宁变法”或称“王安石变法”的主流派别,其基本观点是变法措施弊病丛生
-
毛文锡《茶谱》辑考
-
作者:陈尚君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事类赋注》 《太平寰宇记》 《茶经》 《直斋书录解题》 陆龟蒙 禅月集 成书时间 晁公武 《资治通鉴》 后集
-
描述:毛文锡《茶谱》辑考复旦大学陈尚君上编《茶谱》辑存1、[荆州]当阳县青溪山,仙人掌茶。李白有诗。(《事类赋注》卷一七)按:《太平寰宇记》卷八三引《茶谱》云:“绵州尤安县生松岭关者,与荆州同。”2、峡州
-
关于《庐岳茶踪》一文中若干地点的商榷
-
作者:胡迎建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庐山 康王谷 王羲之 玉帘 陆修静 归宗 吴宗慈 中国茶文化 星子县 史料根据
-
描述:关于《庐岳茶踪》一文中若干地点的商榷
-
从来佳茗似佳人——谈谈苏轼的咏茶诗词
-
作者:周树斌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诗词 王安石变法 劳动人民 文学史 豪放派 艺术风格 社会底层 四川省 茶叶
-
描述:由于他的长期迁谪,才使他有机会接近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有机会到过杭州、富阳、黄州、湖州、惠州等南方茶叶产地,“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连留。独
-
茶事诗抄(诗四首 词三阕)
-
作者:欧阳勋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君山银针 中国茶文化 晏几道 玉露香 银针茶 三起三落 茶树生长 透明玻璃 湖环境 菩萨蛮
-
描述:茶事诗抄(诗四首 词三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