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俗·文化·责任
-
作者:小雨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联 王安石 文化 习俗 图书馆 父亲 责任 桃符 生活期 大门
-
描述:学联,学联之初,因为写作对联探源论文,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翻开一本本厚厚的典籍,仿佛是敲开一扇扇尘封的大门,小小的春联不仅承载了老百姓美好的生活期望,更传承着一种悠久的文化。
-
灯影接桂影,月圆人更园:关于中秋节的风物习俗
-
作者:一阳 来源:学苑创造(C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习俗 民俗节日 中华民族 唐宋时期 《周礼》 祭月 风俗
-
描述:之风和民间流传的祭月风俗逐渐合流,中秋因此发展成为一个专项的节日.
-
喜气洋洋的“板凳龙”
-
作者:张帮俊 来源:乡镇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人 中国人 浦江县 浦江县 浙江省 浙江省 元宵节 元宵节 舞龙 舞龙 习俗 习俗 过年 过年
-
描述:中国人有过年舞龙的习俗,舞龙的形式也五花八门,而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板凳龙”则别具特色。元宵节,我有幸参与其中,感受到了这“板凳龙”带来的震撼与热闹。
-
关于春联的由来
-
作者:暂无 来源:初中生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联 对联 桃符 联作 发展 书写 悬挂 民间 除夕 王安石
-
描述: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语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
-
中国双喜字纹饰与农居民俗生活
-
作者:刘快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吉祥纹饰 生活文化 劳动人民 汉字 广大人民 王安石 纹样装饰 主要元素 民间 民俗活动
-
描述:它具有横平竖直、没有斜
-
黄英 新单曲《远歌》首播邀前辈吴彤共同演绎
-
作者:暂无 来源:音乐时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远歌》 黄英 演绎 制作 音乐 创作 民间 顿悟
-
描述:随着黄英2012年全新EP发行进入倒计时,率先曝光的第一主打歌《远歌》即揭示出了非几的制作班底:黄英和吴彤,姚谦和曲世聪,组成了一支包含民间新生和音乐世家,台湾创作和内地制作的多元团队,创作取材更是
-
用积极政策激活民间慈善力量陈郁
-
作者:暂无 来源:经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表示,将下放非公募基金会的审批权。这一说法立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专家指出,这个积极的政策导向,可以解放更多的爱心生产力,进一步激活民间慈善
-
第二十九讲 民俗(五)
-
作者:李霞 来源:老年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俗 中秋节 传统节日 《周礼》 农历 习俗 别称 礼制
-
描述: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这在《周礼》一书中已有提及。后来文人学者、贵族也私下效仿,对月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流传至民间,渐渐成为了一项传统活动。发展至唐代,因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所重视,最终
-
文言文阅读仿真练习
-
作者:陈金华 来源:考试(新语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言文阅读 说者 中州 仿真 曾巩 习俗 南越 句子 练习 治教
-
描述:且勤之心。其习俗从古而尔。不然,何自越与中国通已千馀年,而名能抚循其民者,不过数人邪!故越与闽
-
漫读《元日》《浪淘沙》
-
作者:郭学萍 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浪淘沙 王安石 黄河 刘禹锡 南京方言 牵牛织女 老北京 爆竹 习俗 屠苏酒
-
描述:熬一宿(xiǔ),大年初一满街走。而老南京的习俗是:初八上灯、十八落灯。有一首琅琅上口的童谣:"娃娃呀,出来玩灯喽,不要你的红,不要你的绿(南京方言读"录"的音),只要你几根红蜡烛。"想起这些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