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牡丹亭》看明代丧葬习俗
-
作者:纪军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丧葬习俗 丧葬习俗 牡丹亭 牡丹亭 明代 明代 随葬品 随葬品 宋代 宋代 祭祀活动 祭祀活动 柳梦梅 柳梦梅 民俗 民俗 民间 民间
-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精品。它敷演了一个假托发生在宋代的爱情故事,但从剧中很多民俗场面的描写来看,其风俗描写更多地体现了明代民俗的一些特点,这可以从《牡丹亭》中大量的丧葬习俗描写得到证明。
-
王益民:为明天创意的民间职教办学者
-
作者:暂无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办学者 民办教育发展 职教 民间 创意 王益 教育类型 办学体制
-
描述:江浙一带是我国民办教育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教育类型、办学体制、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都有许多创新,为伞国民办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
作者:暂无 来源:青苹果:高中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故事 民间 诗
-
描述:民间有个故事.说苏轼一天有事拜访王安石,王安石正在家睡觉,他便在书房等候,结果看到桌上有两句没写完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
临川民间彩词探析
-
作者:张发祥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彩词 彩词 临川方言 临川方言 区域特色 区域特色 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
-
描述:有很强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文章从临川民间彩词的分类、区域特色和社会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以期推动临川民间彩词乃至全国民间彩词全面深入的研究。
-
为民间资本创造最优投资环境
-
作者:谭晶纯 尹朝平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为民间资本创造最优投资环境
-
中秋节的由来
-
作者:暂无 来源:考试.高考语文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传统节日 《周礼》 礼制 祭月 贵族 习俗
-
描述: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
-
孟姜女故事的流变与地域习俗:以江西广昌“孟戏”为例
-
作者:张芳霖 吴承游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姜女 故事 地域习俗 广昌 孟戏
-
描述:孟姜女故事作为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说之一,源远流长,而其流传的形式也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变。在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一带即流传着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民间戏曲,俗称广昌"孟戏"。作为一种文化范本的孟戏
-
新春佳节话屠苏
-
作者:张庆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屠苏酒 习俗 古代 年长者 宋代社会 王安石 风送 爆竹 井水 吴茱萸
-
描述:新春佳节话屠苏
-
新年合家
-
作者:唐雯 甘秀峰 李华娟 来源:黄金时代(学生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风俗 烟花爆竹 炎黄子孙 龙川 汤圆 除夕 鞭炮 团圆饭 习俗
-
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年——与生俱来就是喜庆、热闹、祥和的化身,感染着大地上的每一个炎黄子孙,满载着欢声笑语。我的家乡龙川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那里有迷人的风景,质朴的乡里人,也有着特殊的过年风俗……
-
月老的传说
-
作者:暂无 来源:神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神话传说 伐柯 婚姻 女娲 习俗 周代 流传 姻缘 周礼 古代
-
描述: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在古代还流传着一个说媒的习俗。在中国,无媒不成婚。在神话传说中,最早的媒人是女娲。《路史后纪》载:以其载媒,是以后世有国,是为皋媒之神。周代,还设有官媒,专司判合之事。据《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