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牡丹亭》里的女性习俗
-
作者:纪军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女性 女性 习俗 习俗
-
描述:<牡丹亭>通过对日常礼仪、生活、游艺及生产等多方面女性习俗的描写和刻画,真实地展现了明代女性的社会处境和生活境况.这种对女性习俗的关注源于汤显祖对民间文化的深刻体蕴和对时代风尚的敏锐把握.
-
巴蜀中秋习俗
-
作者:刘时和 来源:巴蜀史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俗 巴蜀 《周礼》 礼制
-
描述:据考证,中秋源于古代帝王祭拜月亮的礼制活动,“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
-
那些你不知道的春节习俗
-
作者:菠萝没有蜜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俗 春节 王安石
-
描述:北宋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一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干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即是指农历的大年初一这一天。
-
春游习俗的原始内容
-
作者:万建中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俗 野合 性行为 原始人 历史内涵 性爱 春季 现实功利 周礼 氏族社会
-
描述:国关于春游的最早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这是西周保存的氏族社会的习俗,执掌婚姻的官员命未
-
中秋起源与习俗
-
作者:李定楹 来源:八桂侨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俗 祭坛 中秋节 崇拜 周礼 仪式 起源 月亮 古代
-
描述:中秋起源与习俗
-
习俗·文化·责任
-
作者:小雨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联 王安石 文化 习俗 图书馆 父亲 责任 桃符 生活期 大门
-
描述:学联,学联之初,因为写作对联探源论文,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翻开一本本厚厚的典籍,仿佛是敲开一扇扇尘封的大门,小小的春联不仅承载了老百姓美好的生活期望,更传承着一种悠久的文化。
-
古代节日及有关习俗(一)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生作文指导(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俗 节日 古代 《元日》 王安石 桃符 春联 诗
-
描述:元旦: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诗
-
从《牡丹亭》看明代丧葬习俗
-
作者:纪军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丧葬习俗 丧葬习俗 牡丹亭 牡丹亭 明代 明代 随葬品 随葬品 宋代 宋代 祭祀活动 祭祀活动 柳梦梅 柳梦梅 民俗 民俗 民间 民间
-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精品。它敷演了一个假托发生在宋代的爱情故事,但从剧中很多民俗场面的描写来看,其风俗描写更多地体现了明代民俗的一些特点,这可以从《牡丹亭》中大量的丧葬习俗描写得到证明。
-
“民间救援队获批”不应是孤例
-
作者:郭宇宽 来源:中国消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救援队 民间 玉树地震
-
描述:刚看到一个好消息,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批准蓝天救援队成为民办非企业。这支曾参与玉树地震等灾难救援的民间救援队.终于告别了尴尬的身份,成为国内第一个以救援队命名,在官方注册的公益组织。
-
论宋代民间养马制度
-
作者:杜建录 来源: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养马 王安石变法 民间 死亡率 宋代 制度 河北 国防力量 马政 北宋
-
描述:宋的国防力量和对人民的镇压;其三,较为妥善地解决了宋代农牧争地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