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新质朴的乡土文学(评刘绍棠近年来中篇小说的民族风格)
-
作者:李守鹏 来源: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民族风格 中篇小说创作 乡土文学 北运河 作品 一丈青 民族性格 三十年代 地方色彩
-
描述: 刘绍棠近年来发表的以《蒲柳人家》为代表的一组中篇小说(包括《瓜棚柳巷》、《花街》、《草莽》)等,以清新质朴的乡土气息,舒缓婉转的抒情笔调,隽永含蓄的诗的韵味,引起广大读者的注目。这些作品呈现出的鲜明的民族特色,给百花盛开的文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使人为之一爽。
-
刘绍棠小说的民族风格
-
作者:张志慧 贾知洵 来源:作家(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的虽是朴实的风俗,但是却有着清新的芳香,虽是清贫磨难的乡土,却让人倍感体贴,温暖心田。
-
刘绍棠作品民族风格雏论
-
作者:丁帆 来源:钟山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刘绍棠作品民族风格雏论
-
鲜明的民族风格-刘绍棠小说艺术谈
-
作者:魏永贵 来源:文科教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鲜明的民族风格-刘绍棠小说艺术谈
-
一颗闪光的珠子——论刘绍棠小说创作的民族风格
-
作者:方顺景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一颗闪光的珠子——论刘绍棠小说创作的民族风格
-
正觉寺金刚宝座塔
-
作者:陈锵仪 来源:北京档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觉 释迦也失 永乐年间 宗喀巴 国师 须弥座 文化交融 民族风格 大慈法王 藏族高僧
-
描述:正觉寺金刚宝座塔陈锵仪正觉寺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东北。原名真觉寺,又名大正觉寺。因寺内建有五座小型藏式石塔,故又俗称为“五塔寺”。寺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塔成于明代成化九年(1473年)。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便着手制定对藏方针,从明朝的实际情况出发,...
-
细说“黄鹤楼”
-
作者:王长天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古诗三首》 《太平寰宇记》 武汉长江大桥 民族风格 守望楼 张之洞 仿古建筑 三国东吴 木结构建筑
-
描述:细说“黄鹤楼”
-
社会主义美文学的辛勤耕耘者
-
作者:郑恩波 来源:高校理论战线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乡土文学 社会主义文学 美文学 新时期 北运河 民族风格 民俗风情 《红楼梦》 《二度梅》
-
描述:在当代中国文坛上,恐怕没有谁能比刘绍棠更具有典型意义。他以短暂但极富有创造力的人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终生都具有标杆价值的传奇式作家的光辉形象:少年时,他是一个昭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新中国文学生命力的“神童”作家;22年坎坷中,他是一个“莫因逆境生悲感,且?..
-
运河之子魂归故里——著名作家刘绍棠骨灰安葬记
-
作者:李培禹 来源:新闻与写作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大运河 中国作家 骨灰 北运河 魂归 故里 通州区 乡土文学 民族风格
-
描述: 1998年4月12日,著名作家刘绍棠的骨灰,悄然安葬在他生前挚爱着的故乡——京郊通州区北运河畔。这天,是他溘然辞世一年零一个月的日子。 绍棠先生的骨灰安葬地,选在紧临大运河端头的通州齐天乐园东
-
古代越族的乐器——錞于
-
作者:傅举有 来源:民族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越族 民族风格 《周礼》 乐器 百越 文化生活 国语 郑注 史书 悬棺葬
-
描述:相和”。先秦称铜为金,所谓“金錞”,就是錞以铜为之。其次,《国语·晋语》卷十一载:“赵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