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情与理的冲突融合
-
作者:杨艾明 来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情理 情理 冲突 冲突 融合 融合
-
描述:汤显祖是我国16世纪伟大的戏剧家。其人生经历了激情与消沉、梦幻与现实的思想矛盾。他在推崇传统道德的同时,又幻想构建一个符合自己理想的伦理典范,这在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表现为人物于情、理之中的变化。通过分析《牡丹亭》人物由情与理的矛盾冲突转变为融合为一的原因,以求探究汤显祖的创作思想的复杂性。
-
试析《牡丹亭》情与理的冲突融合
-
作者:王楠楠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情与理冲突 情与理冲突 融合 融合
-
描述:就对《牡丹亭》中的情与理的对比与矛盾到统一的融合进行一个反洗,对汤显祖的创作思想的复杂性进行探析。
-
突破传统 美的融合——芭蕾《牡丹亭》
-
作者:李画 李拜天 刘阳 来源:明日风尚(生活态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融合 服装设计师 昆曲 音乐 郭文景 舞台 芭蕾舞团 白先勇
-
描述:主创团队成员也都是在各自领域极具个性的人物——先锋派戏剧导演李六乙,才华横溢的作曲家郭文景,年轻的编导费波,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和田惠美,德国著名美术和灯光设计师米歇尔一西蒙。这种碰撞,会带来什么样的《牡丹亭》?
-
发扬民族灿烂文化 培养古籍整理人才
-
作者:郁默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籍整理研究 古典文献 讲习班 人才培养工作 古文献学 民族 黄永年 古籍研究 招生 北京大学
-
描述:.希望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培养一支2500—3000人左右的古籍整理队伍.这个设想,
-
鲁迅是“民族派”还是“西洋派”?--兼论鲁迅和乡土文学并和
-
作者:王景山 来源: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文学 鲁迅 刘绍棠 当代作家 民族 西洋 双月刊 先驱者 王蒙 日本
-
描述:作家确可如此分类,那
-
奏响民族乐章:周礼乐团亮相人民大会堂打造民乐盛宴
-
作者:暂无 来源:艺术市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人民大会堂 乐团 周礼 民族 建设管理委员会 民乐 乐章 《凤鸣岐山》
-
描述:11月12日晚,由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主办、宝鸡市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承办的周礼乐团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三楼小礼堂激情上演.《伯仲让贤》《凤鸣岐山》等精彩作品再现了中国
-
西部民族域内胡琴衍变融合录
-
作者:谭勇 胥必海 孙晓丽 来源:民族出版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胡琴 器乐史 西北地区 民族地区 胡琴 器乐史 西南地区
-
描述:胡琴源于唐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高度的技巧性、纯粹的民族性,使其成为中国民族乐器的代表。在几百年的
-
李纪恒在丽江调研时强调做好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大文章 努力在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 谭晶纯 李秀春)7月21日至26日,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在丽江市调研时强调,要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做好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努力在桥头堡建设中
-
黄鹤·鼓琴·歇山——新湖北剧场设计构思
-
作者:陆晓明 凌明东 来源:新建筑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剧场设计 传统文化 现代艺术 融合
-
描述:介绍了新湖北剧场方案的设计构思及其文化内涵,强调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对方案平面功能的特点和观众厅的声学设计也作了介绍
-
纪念馆展示设计中的传统美学:以遂昌汤显祖纪念馆为例
-
作者:蓝法勤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建筑 古建筑 融合 融合 情与梦 情与梦 随类赋彩 随类赋彩 赋活 赋活
-
描述:在古建筑内设计现代展示,充分利用古建筑原有的空间布局,融合进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精髓,实现陈列展示设计的艺术性与时代特征,使参观者在美的意境中接受展示信息,既保护了古建筑又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