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中西部民俗的农本特征
-
作者:王晓哲 来源: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关中西部 周礼 民俗
-
描述:周代礼俗在关中西部有大量遗存,以农事为本的节日庆典礼俗,以生殖崇拜为特征的婚俗,以追求生命的诗意生存为本质的游艺民俗,以天人合一为特征的丧葬礼俗,都遗传着形成先民性格特征的因子,探究周代礼俗在关中
-
班春.劝农
-
作者:刘康宁 来源:今日科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班春 劝农 民俗 文化 汤显祖
-
描述:显祖在遂昌五年的为官有着莫大的联系,是他使这两个民俗从扰民之举转为利民之用,这在他的诗文创作和戏剧创作中都有所体现。汤显祖此举引来其后为官遂昌者的争相效仿,也使“班春•劝农”的风俗得以在遂昌世代相传
-
班春·劝农:浙江遂昌民间特色风俗考
-
作者:刘康宁 来源:今日科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班春 劝农 民俗 文化 汤显祖
-
描述:显祖在遂昌五年的为官有着莫大的联系,是他使这两个民俗从扰民之举转为利民之用,这在他的诗文创作和戏剧创作中都有所体现。汤显祖此举引来其后为官遂昌者的争相效仿,也使"班春·劝农"的风俗得以在遂昌世代相传
-
风俗美学:历史文化的民俗还原
-
作者:刘进才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 历史文化 小说作家 王安石 民俗学 民间文学史 历史风貌 袁世凯 还原 小说创作
-
描述:传统文化运动。高有鹏继1990年代出版长篇历史小说《袁世凯》(三卷本)之后,现在又推出多卷本描写北宋中后期大改革背景下社会文化生活的历史小说《清明上河》,经花城出版社出版后,很快产生巨大反响,被称为继姚雪垠、唐浩明、二月河之后我国第三代长篇历史小说作家的优秀代表。应该说,在国内外同类型作家中,高有鹏不无大师气象。这样一位著名的学者型作家及其作品的出现,是这个时代可遇而不可求的文化现象,这确实是一个奇迹。为此,我们邀请了几位学养深厚的评论家品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期待着更多的讨论声音,促进中国文学的不断繁荣、进步和健康发展。
-
《牡丹亭》的创作和民俗素材提炼
-
作者:黄天骥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素材 素材 传说 传说 提炼 提炼
-
描述:《牡丹亭》往往被视为婉雅之作,但是,它的故事框架,是建立在民俗素材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的。作者采撷了民间故事的情节,吸取了民间传说的精神,经过提炼、改造、加工、调整,许多场景也穿插了民俗仪典,使剧本
-
《溱洧》之“勺药”解
-
作者:高娇娇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巳节 芍药 我国古代 民俗 郑国 风俗画 招魂 周礼 学术界 女子
-
描述:流行的有七种说法。
-
从《牡丹亭》看明代丧葬习俗
-
作者:纪军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丧葬习俗 丧葬习俗 牡丹亭 牡丹亭 明代 明代 随葬品 随葬品 宋代 宋代 祭祀活动 祭祀活动 柳梦梅 柳梦梅 民俗 民俗 民间 民间
-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精品。它敷演了一个假托发生在宋代的爱情故事,但从剧中很多民俗场面的描写来看,其风俗描写更多地体现了明代民俗的一些特点,这可以从《牡丹亭》中大量的丧葬习俗描写得到证明。
-
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全南“车马灯”民俗活动探析
-
作者:邹建林 何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车马灯 传说 音乐形态 功能
-
描述:"车马灯"——当地又称"花鼓"。是流行于江西赣南地区全南县南迳镇马古塘村的一种民俗活动形式。它以表演性的陈述方式、传唱性的旋律特点、功能性的传承手段使自身显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形态。
-
古老昆曲:600年后的时尚
-
作者:陈希琳 来源:经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演员 时尚 牡丹亭 外国人 纪念邮票 博物馆 火车票 价值 国家大剧院
-
描述:说到"一票难求",人们可能想到王菲的演唱会、3D电影《阿凡达》、"十一"期间的火车票,或者是刚刚发行的"辛亥百年"纪念邮票。抢手的东西总是显得很有吸引力,它的价值就像雪球越来越大;或者说,它的价值就像初升的太阳,慢慢露出本来的光和亮。
-
生命清供
-
作者:朱良志 陈洪绶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洪绶 周亮工 陈老莲 生命 作品 人生 高古 博物馆 生平 孔尚任
-
描述:所谓大觉金灿,就是光辉灿烂的觉者。在周亮工看来,陈洪绶远不能以一个画家来看他,也不是一个干练的世海中人,他是大觉,他觉悟了别人所不能觉者,或所未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