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墟玉璋朱书文字蠡测
-
作者:王辉 来源:文博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书文字 甲骨文字 《说文》 历史语言研究所 殷墟甲骨文 《周礼》 古文字 刘家庄 三星堆 郭沫若
-
描述:1985年5、6月间,安阳市博物馆在殷墟刘家庄发掘殷代墓葬62座,在其中十多座墓内的扰土中发现玉璋,上边多有朱书文字痕迹。由于玉璋长期湮埋在地下,经自然腐蚀,不少字已完全褪色。能辨认文字的玉璋残片共
-
金文考释二篇
-
作者:赵平安 来源:语言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骨文 古文字研究 《金文编》 《说文》 殷墟甲骨刻辞 《古汉语研究》 隶变研究 第十届年会 两周金文 《周礼
-
描述:金文考释二篇赵平安河北大学一释“〔1〕”■氏壶:“(吾)以(宴)饮,〔1〕我室家;猎毋后,在我车。”〔1〕,郭沫若先生释盱,从者甚多。据笔者考察,出土古文字如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秦汉文字中
-
《诗经》之"赋"探源
-
作者:李蹊 来源: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表现手法 《左传》 春秋时期 诸侯 甲骨文 生成环境 贡赋 天地之美 《周礼》
-
描述:物质到语言、从内容到形式的积淀历程,又经过春秋时期献诗陈志、赋诗言志的大规模、长时期的演练,习以成俗,“赋”这一形式或手段逐渐稳定下来,汉人在总结《诗经》表现手法时,自然选择了“赋”,而不用“敷”或“铺”。
-
神秘的文化符号"九"
-
作者:范克春 来源:汉语学习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符号 汉民族 文化功能 《周礼 语言符号 文化内涵 甲骨文 数字 帝王 自然数
-
描述:神秘的文化符号“九”范克春ξ0某些数字,因为汉民族的独特阐释,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以至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文化功能。这种现象,和其他文化语言现象一起,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汉民族的文化语言。这些数字所产生的文化功能和其他语言符...
-
说“转”(zhuàn)
-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转”字 甲骨文 陶钧 《说文》 “均” 新石器 《太平广记》 纺纱方法 甲骨卜辞 《周礼》
-
描述:说“转”(zhuàn)□杨润陆“转”字从车,专声。字之所以“从车”,是以车轮的回还往复来表示“转”。字以“专”为声,是因为“转”之声义来源于“专”。“专”字在《说文》中训为“纺专(砖)”。《诗·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毛传:“瓦,纺砖...
-
浅谈我国图书、档案的形成
-
作者:刘昊 来源:云南档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档案图书 档案工作 《周礼》 甲骨文 国图 《说文解字》 档案保存 殷商时代 文献典籍 河南安阳
-
描述:名称,大约始于周代,那时叫做“中”,《周礼》上就有“治中”的记载。当时由于用竹(?)和木版写文字,所以又叫“简牍”、“简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