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4)
报纸(29)
学位论文(11)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9)
地方文献 (33)
才乡教育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21)
2012(9)
2011(16)
2010(7)
2009(6)
2008(5)
2007(11)
2004(3)
1999(6)
1995(3)
按来源分组
其它(12)
中国体育(2)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广东艺术(1)
剧作家(1)
文学与人生(1)
教书育人(1)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金山(1)
吉林医学信息(1)
诗意的爱情与死亡:《少年维特之烦恼》与《牡丹亭》
作者:朱延涛 卢前丽  来源:金山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  爱情  死亡  死亡  悲剧  悲剧  诗性文本  诗性文本  强烈的时代感  强烈的时代感 
描述:与阐发来重新唤醒人们心中尘封已久的纯洁爱情,在经典的深层次感受中,重建爱情的理想国.
死亡诗派《诗》七人诗选:陈道辉作品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与人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  作品  诗选  诗派  死亡  天使  感受 
描述:天使与乌有的游戏……可能是我假想的躯体还给一块空地升起梯子我感受着如同在光亮与潮湿之间舔舐新鲜血液“可以是与旷空浪费的白色相似。”
浅论《牡丹亭》的悲剧意识
作者:赵亚明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悲剧意识  悲剧意识  审美  审美 
描述:《牡丹亭》作为戏曲史上的一部代表作,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其中,悲剧意识是该部作品的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在杜丽娘的日常生活中,在她为情而死以及为情而生方面,都体现了作品的悲剧之美。同时,悲剧意识也有很深
从《牡丹亭》看晚明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牡丹亭》赏析
作者:晏斌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女性  晚明女性  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  觉醒  觉醒 
描述:由于互动教学重在双向交流,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改变了以往教师在理论教学上全篇讲解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把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吸取,这无形中增大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提高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胡应麟小说史研究中透现的史理意识
作者:陈丽媛  来源: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史  胡应麟  纵向梳理  横向分析  史理意识 
描述:传统观念对小说的轻视造成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的薄弱,明代学者胡应麟的小说史研究对古代小说史进行了纵向梳理,探寻各类型小说发展源流,并结合社会历史文化对各时期小说特征进行分析,体现出明晰的史理意识
人本意识:――访“十大井冈之子”、临川一中校长饶祥明
作者:饶礼喜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十大井冈之子”饶祥明身上散发出来的是强烈的人本意识 2009年12月29日,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江西省第三届“十大井冈之子”评选活动揭晓,临川一中党总支书记、校长饶祥明等10位候选人上榜。30日
古诗词教学:不该或缺的教材意识:也评陶淑文执教的《夜归鹿门
作者:范维胜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教材意识  《中学语文教学》  执教  知人论世  课堂观察  2010年  古代诗歌 
描述:,朱老师在观课评价时似乎也并未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