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出土经书谈汉代的今古文学
作者:高明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今古文学  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  《仪礼》  假借字  《周礼》  《诗经》  同音假借  《周易》  今文学 
描述:从出土经书谈汉代的今古文学高明汉代经今古文学之争,是经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后来的经学、文学、史学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直到清末余波未尽。经今古文学争论的实质何在?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历史上说法
《燕史纪事年会按》评介
作者:朱凤瀚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田野考古  《左传》  山戎  古史研究  《太平寰宇记》  《史记》  燕文化  《太平御览》  王权象征  燕国 
描述:《燕史纪事年会按》评介朱凤瀚燕国是西周初年分封于今北京一带的重要诸侯国,在姬姓诸侯国中存在时间最长,无论对于西周时期北方的开发,还是促进中原文化与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的交融都起过重要作用
插句式的解析与古代文献的解读
作者:彭占清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插句式  古代文献  合用成分  句法结构  内部结构关系  有国有家者  句法模式  语言能力  线性结构观念  《周礼注》 
描述:插句式的解析与古代文献的解读彭占清一序说插句式是一种平面网络式的句法结构样式。由于它超越了在语法研究领域一贯占据支配地位的线性结构观念,所以至今还没有哪一种语法体系能够把它包纳进去
陆象山易教育论纲
作者:杨云生 吴一根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培养目标  发明本心  教育方法  教育论    白鹿洞书院  象山先生  教育内容  尊德性 
描述:陆象山易教育论纲□金溪县陆象山研究会执笔:杨云生吴一根《象山年谱》说:“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陆以朱
议欧阳修的经济立法思想
作者:陈金全 李进一  来源:现代法学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经济立法  青苗法  王安石  法律思想  铁钱  方田均税法  宋王朝  范仲淹  崇文总目 
描述:议欧阳修的经济立法思想
虎簋盖铭
作者:王翰章 陈良和 李保林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地官》  五邑  西周年代  两周金文  郭沫若  文王受命称王  十七年  吉金  《周礼》  周王 
描述:虎簋盖铭释●王翰章陈良和李保林1996年8月间,陕西丹凤县凤冠区西河乡山沟村出土了一件西周青铜簋盖,发现者为村民李新宽。簋盖已裂为4块,但4块拼接起来,尚无一字残缺。盖口直径23.5厘米,圆形捉手
谈宋代词风与苏轼的贡献
作者:肖利民  来源:濮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豪放词  婉约词  宋代词  《中国文学史》  苏轼  词风  《中国古代文学》  范仲淹  王安石  词的发展 
描述:古代文学》,也可参见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前言》等)等,就不准确。另外,对苏词在艺术方面的贡献若只着眼于豪放,也有些简单化。本文仅就此略陈浅见,以求正于大方之家。
《类长安志》“元庄”条标点正误
作者:文启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安县  标点    点校本  古籍整理  御史  地图出版社  长安城  樊川  黄永年 
描述:《类长安志》“元庄”条标点正误
我国早期官学教育的历史价值
作者:陈水德  来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学教育  民族教育  教学教法  伦理道德教育  文字  形成与发展  《学记》  历史价值  《周礼》  早期教育思想 
描述:的产生和完善我国先民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总结.创造了举世无双的方块体文字。但我国早期的文字却是在将遍缺乏教育的情况下,孤立地断断续续地产生,它并未能形成系统规范的文字。这可从最早孕育文字胚胎管窥一斑
“华”、“花”辨析
作者:周业金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读音错误  语文课本  古今字  花山  辨认出  文字  汉字 
描述:,留下一串串疑问。怎样让学生明白王安石推断的原因呢?得从“华”、“花”二字说起,还要联系文章开头、中间、结尾三处文字详加消化。 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