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晏几道与纳兰性德“”词之比较
作者:吕菲  来源: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纳兰性德     
描述:晏几道和纳兰性德是近年来词学比较研究中很受关注的两大词家。本文抓住两位词人作品中“”这一关键意象进行比较分析,着重指出二人词在内容成因方面的相异性。
《牡丹亭》的魅力
作者:朱栋霖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牡丹亭意象  牡丹亭意象 
描述:“牡丹亭意象”所寓托的戏剧动作是杜丽娘因生情、因情而死而生 ,是汤显祖“情”的理念的戏曲与美学的呈现、杰出的美学的创造。
文学不应是这样的“人学”
作者:张海志  来源: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垃圾桶  人学  当代文坛  作家  无名  中国当代文学  师承关系  文明进步  北京文学 
描述:我们一边慨叹着没有新秀接文学的班,一边把没有细品,甚至是没有细看,更甚至连看都没有看的新秀文章扔进了垃圾桶。这样的垃圾桶里装着多少个未来的作家呢?一个又一个执著的无名小辈,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惨烈
作为评点文学名家的汤显祖
作者:徐国华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评点  文学批评  八股文  花间词 
描述:评点,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学批评形式,肇始于南宋?黄宗羲《南雷文定凡例》日:“文章行世,从来有批评而无圈点。自《正宗》、《轨范》肇其端,相沿以至荆川《文编》、鹿门《八家》,一篇之中,其
明代戏曲文学史料概述
作者:吴书荫  来源:文献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戏曲  文学史料  戏曲史  明传奇  汤显祖  古今杂剧  元明杂剧  戏曲作品  概述  元杂剧 
描述:作家也请名工巧匠刻印自己的作品,从而使大量的剧作、曲选和戏曲论著得以保存和传播,这就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
时节
作者:叶楠  来源:课外语文(初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因斯坦  肥皂泡  想像力  《牡丹亭》  光斑    少年  小乘佛教  阿基米德  野草莓 
描述:人,往往是爱做美梦的,特别是在青少年时代。然而正值青春年华的作者却处于“无时节”。这是为什么呢?这篇写情绪的散文,虽无惊人之笔,但娓娓道来,随意而不失深刻,散缓而有次第,令人深思,惹人遐想。你做过
情、、幻
作者:毛小曼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人格理想  戏曲创作观  戏曲作品 
描述:、归于失败。 第二部分论述了汤显祖“因情成,因成戏”的戏曲创作观:“情”是戏曲审美的核心;“”是戏曲审美的途径;“真”是戏曲审美的追求。汤显祖的人生观和哲学思想是他的这一文艺思想
试论汤显祖的"二"
作者:姚晓菲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描述:深谙仕途况味的汤显祖在"为情作使"的意图下,创作了"二",因而"情"是这两部戏的表达宗旨."二"既展现了善情,又描写了恶情,并有意识的揭示了善情为恶情所吞噬的过程,从而对官场社会予以强烈的批判
新编历史故事剧 鹤冲天(文学本)
作者:赵莱静 罗周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乐伎  历史故事剧  晏殊  翠翠  宋祁  琵琶  进士及第  姑奶奶  翰林学士 
描述:本剧展示了宋朝著名词人柳永起伏坎坷的人生旅程,对他与歌坊艺伎的特殊交往与情感有细腻真切的描摹,已经被搬演上戏曲舞台,获得较大的成功。
胡应麟的文学生涯及诗歌创作
作者:李庆立 崔建利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文学生涯  诗歌创作 
描述:寻求古韵古调的乐府诗有时也颇具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