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晏殊的
作者:刘相微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描述:晏殊是北宋前期词坛领袖,是宋词发展的开路人之一。在晏殊现存词集《珠玉词》中,晏殊抒发了作为士大夫特有的情感以及对于岁月流逝的无限思考。而这种“情”与“思”在晏殊的词中表现的尤为强烈。
文化角度对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再解析
作者:王琳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成败  文化  探析 
描述:王安石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尽管对其变法,见仁见智。但其勇于兴革的精神,也是令人赞叹。本文即试图从王安石个人性格等文化、心理角度予以探析,以望有所触发。
归家的路 文化的根
作者:沈立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中华民族  《元日》  庆祝活动  中国民间  传统节日  王安石  过年 
描述:形成了中国民间最为隆重、最为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虽然历经变迁今日的中国正在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化社会转变,很多传统仪式逐渐被人们淡忘,但"过年回家"作为一个强劲的文化符号却被保存下来。无论多么艰难
浅论汤显祖对《庄子》的接受
作者:施彩云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庄子  汤显祖  贵生  至情   
描述:著名戏曲家汤显祖在思想上受庄子影响,提出"贵生",并且他继承和发展了庄子的"法天贵真"而提出"至情";在创作上,他的"临川四"更是继《庄子》之后把"文学"在戏曲界推向了极致,甚至连剧中"黄衫客
从常用意象看晏几道词中“情”的遥远与虚幻
作者:吴昀珊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词  意象  书信     
描述:晏几道的小山词虽取境狭窄,但他在小令中呈现出的至情世界让他在词界占取一席之地。小晏词多抒发离别与追忆的愁怨,所用意象集中在书信、酒和上。这些意象使小晏词的情体现出一种与现实遥远相隔,不可触碰的虚幻
《牡丹亭》中的民俗文化研究
作者:潘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民俗学  文化 
描述:、精神民俗等方面,对《牡丹亭》中的诸多纷繁的民俗事项进行分类和探讨,发掘其间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同时通过挖掘作品中的民俗事象,论述这些民俗事象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分析对作品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影响,进一步深化其文学价值。
说“
作者:陈璧耀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现实基础  影响比较  周礼  吉凶  释义  实现  定义  眼睛  省声 
描述:去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倡言"中国",并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于是"中国"进入官方词汇和媒体迅速走红,""也因此火了
应是“五脊六兽”!
作者:杨昌俊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旗子弟  积极性  编译  溥仪  出版社  婚庆  文化  史实  没落  国文 
描述:闹。"(第43页)其中的"五计六受"让人
学校文化应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作者:胡贵勇  来源:中小学校长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校文化  学校教育  教师发展  地方文化  学生成长  关注学生  学生为中心  发展目标  教育教学  教学行为 
描述:关注学生的成长,所以,学校文化就应该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成长文化
“《牡丹亭》让我这辈子圆了”
作者:暂无 来源:扬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能演牡丹亭,是每一个花旦演员的。我演了这么多年,这辈子圆了。”趁后台的化妆间隙,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梁谷音无比感慨地说,从艺几十年,她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昆曲人物,然而《牡丹亭》在她心中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