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
按年份分组
2008(1)
2007(1)
2003(1)
2002(1)
2001(2)
1991(1)
1989(1)
1988(1)
1982(2)
1957(1)
按来源分组
咬文嚼字(6)
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1)
教师之友(1)
贵州社会科学(1)
管子学刊(1)
中学语文(1)
青年记者(1)
宿州师专学报(1)
新闻与传播研究(1)
图书馆学通讯(1)
标题目录与科学研究
作者:毛坤  来源:图书馆学通讯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标题  科学研究  图书馆分类法  目录  材料  类目  题目  著者  新概念  刘衡如 
描述:现在的图书馆分类法赶不上去,落后于现实。标题目录就可以补分类法之不足。二、很多新名词新事物新概念在图书馆的目录里找不出来,除非它在书名的首一二字上,标题目录则有什么标什么为所欲为不受限制。三、材料总
编辑应是老雕虫——小议标题
作者:何仁  来源:新闻与传播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标题  编辑  社会主义社会  消息  吸引力  主题  人与人关系  报纸  通讯  特点 
描述:人关系的生动写照
古人作诗的方法及其标题和发表方式
作者:王海泉  来源:宿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标题  古代诗人  作诗  李商隐  登幽州台歌  王安石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歌传统  贾宝玉  杜甫 
描述:方法及其标题和发表方式。其中就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动词在标题制作中的运用
作者:张开席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动词  标题制作  《曹刿论战》  《左传》  感染力  “绿”  王安石  文章 
描述:在汉语中,动词是最富有主动性、活泼的因素。文章要写得富有文采、有感染力,诀窍之一就是要多用动词。连续使用动词可以展示一幅幅生动的现场画面。北宋王安石巧用了一个绿字,使得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为传世名句;《左传》上有篇新闻体散文《曹
应是“功亏一篑”
作者:冉懋雄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际新闻  魔术师  标题  晚报 
描述:《贵阳晚报》2006年3月14日第18版有条国际新闻的标题是“德魔术师‘冰室’挑战功亏一匮”。此标题跳入眼帘,让人不觉一愣:成语“功亏一篑”如何竞成了“功亏一匮”?
“危险”后面应是句号
作者:张福祥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咬文嚼字》  王蒙  标题  候诊  句号  作家 
描述: “候诊对象”中的例句,我认为应以后者为规范,即“眼前有两个字:危险。写得又高又大。”冒号究竟管多宽?其宽度应和其提示相等,既然提示是“两个字”,那么只能管到“危险”这两个字。“写得又高又大”,是指字的形状,和“危险”不能混在一句话中。
片断式议论文导写
作者:李敦凯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议论文  片断  诸葛亮  孟尝君  刘备  王安石  人民日报  人才  标题  例文 
描述:片断式议论文(或称为“百字议论义”)是一种练笔的好形式,古人已有范例,如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全文仅88字,就事论理,却大起大落,见解独到。这种短评,合,是议论文的一个片断,分,可为一篇短议论文,一般都含有论点、论证、结论三部分.片断式议论文特点有三:
《管子》“乘马”释义
作者:李学勤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管子  标题  银雀山竹简  李学勤  中国哲学  中国文化  士农工商  国学研究  何如璋  周礼 
描述:山简〈田法〉讲疏》,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受到重视,
应是“不以为意”
作者:刘善良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生  社会新闻  小学女生  标题  可指责  日报  广州  父母  副题  家长 
描述:么可指责呢?标题中的“竟”字
考订《九歌》应是楚天神、地祉、人鬼之祭歌
作者:张中一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九歌  神名  太一  祭歌  祭祀  标题  汉武帝  阴阳五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  汉代 
描述:论而加上去的。《九歌》的第一篇《东皇太一》神的祭祀起于汉武帝。“太一”这个称谓的出现,最早见于《老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