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形象与《牡丹亭》时代命题的完成
作者:孙秋克  来源: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象  形象  牡丹亭  牡丹亭  时代命题  时代命题 
描述:《牡丹亭》以“情”抗“理”这一时代命题 ,是由杜丽娘在剧作的前半部 ,在剧作的后半部前后相续 ,共同承担 ,才贯穿始终 ,最终完成的。对形象这个意义的忽视 ,会使我们失落半部《牡丹亭》。
试论形象之亮点
作者:应晓琴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人文气息 
描述:名著《牡丹亭》是一部有着女性主义倾向的传奇作品。对男主角历来较多否定性评价。本文就此提出商榷意见,通过对作品的具体分析,阐明该人物形象具有进步的人文色彩。他既有着对“情”的痴迷
浅析唐传奇梦幻手法在汤显祖"四"中的运用
作者:吕宏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  唐传奇 
描述:作为人表达愿望和情感的方式和手段之一,自古以来,被作家们以各种方式借用,以表达自己的意愿。"临川四"也是如此,同样表达了汤显祖的艺术追求。他在借鉴唐传奇的梦幻手法时,能继承并创新
汤显祖剧作审美论
作者:谢雍君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  至情    禅意 
描述:显祖剧作中呈现的审美情致以及“四”营造的富于禅意的审美情境 ,进一步厘清汤显祖在戏曲史上重要地位的原因所在。
记趣
作者:陈关仁  来源:长寿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年大学  梅花  赏梅  文学研究会  苏州市  普通百姓  健康状况  王安石  陈与义  宋代诗人 
描述:,相约探、赏梅成一乐事,千百年来盛而不衰。 赏梅胜地,在江南有苏州市太湖滨的
数枝透春息
作者:曾晴  来源:税收征纳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雪里开  王安石  姿态美  诗词歌赋  精神生产领域  武汉市  色彩美  地下大  赵孟頫 
描述:说:"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花木之中,梅花不仅色彩美、姿态美,而且尤以风韵美著称。宋代王安石《梅花诗》:"墙角数枝,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道出了的气节,元代赵孟頫
从《牡丹亭》到“剧场”
作者:暂无 来源:华东新闻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潘凤霞饰演的杜丽娘 本报记者谢卫群江西和上海的艺术家们正在全力打造一出新版赣剧,并将在江西师大校园里四季上演。在汤显祖辞世近400年之后,有了一座“专用剧院”来做他的“临川四”这出戏的背后,有的是
《牡丹亭》中的“”意象
作者:单有方  来源:南都学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意象 
描述:主要得力于“”意象的描写。 《牡丹亭》中有两处写到“”:一是之梦。写他“梦到一园,梅花树下,立个美人,不长不短,如送如迎”(第二曲《言怀》)。二是杜丽娘之梦。她因春感情,因情成
关于汤显祖“四”的评价问题
作者:赵山林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邯郸》  《南柯记》  《紫钗记》  文学评价  艺术构思  思想意蕴  语言风格 
描述:关于汤显祖“四”的评价问题
永远的卢生
作者:董培升  来源:乡音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粱梦  王安石变法  千年轮  张学良  枕中记  明代  神似  唐代  西安事变  世纪 
描述:卢生偶黄粱,区区一介书生极尽人间繁华,遍尝人间乐事,又享受着后生俗众塑像筑庙顶礼膜拜,似神非神似仙非仙似圣非圣似怪非怪,千年轮回流芳于世,传至21世纪香火依旧,算是前无古人,后元来者了。黄粱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