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北宋熙丰时期的两府研究
作者:陈朝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熙丰  中书  枢密院  王安石  变法 
描述:书不仅要对新法条文进行设计,而且还要对新法试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与调整;不仅要应对因实施变法而遭到来自台谏系统的压力,还要应付枢密院对新法的阻挠和破坏;不仅要面对变法派与反变法派之间的攻击与非难
宋人晏殊任相时间考
作者:周保平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时间考  宋人  《宋史》  枢密院  枢密使 
描述:宋人晏殊任相时间考
陆游茶诗辑注:唐宋茶诗汇辑之二
作者:方健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游  茶诗  枢密院  剑南诗稿  四川  绍兴  地方官员  自注  入蜀  王安石 
描述:官,在西北边陲参预军机,遍历蜀中胜地,爱其风物,诗思如泉,佳作迭出。为纪念这一生中难忘的辉煌生涯,陆游将其诗文集分别命名为《剑南诗稿》和《渭南文集》(下简称《诗稿》、《文集》)。应召东归后,曾任福建提举常平茶事、礼部郎
“两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咸宁历史名人冯京其人其事
作者:佘斯勇  来源:咸宁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名人  《全宋文》  王安石变法  《宋诗纪事》  《宋史》  《永乐大典》  鹤林玉露  枢密院  宋仁宗  《续资治通鉴长编》 
描述:“两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咸宁历史名人冯京其人其事佘斯勇在中国历史上,自隋文帝杨坚于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废九品中正制,以德行修谨(有德)、清平干济(有才)两科举人,炀帝杨广又置进士科,始开科举之制,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推行学校教...
北宋三司使的性质与相权问题
作者:付礼白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司使  参知政事  枢密院  北宋  翰林学士  王安石  司马光  相权  枢密使  学术界 
描述:此,
宋代胥吏的选任与迁转
作者:祖慧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会要》  管理机构  枢密院  尚书省  御史台  王安石变法  孔目官  胥吏  吏员  熙宁 
描述:宋代在肯吏的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并对明清吏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有关该领域的研究至今仍未引起学者应有的重视。本文在勾沉史籍的基础上,对宋代胥吏的入仕途径、控选标准、铨选程序以及迁补原则、迁补方式等进行了研究,条理出了南来胥束的分类、结构、选任与迁转途径.
论北宋熙丰变法时期的市易法(续)
作者:俞兆鹏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市易法  北宋  枢密院  神宗  熙宁  王安石  史料  增广  叙录  徽宗 
描述:,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但是,有关理财的新法项目很多,其中市易法推行后,对北宋财政的增收究竟起了多大作用?这就需要作具体研究。
东坡乐府笺补正(一)
作者:王松龄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熙宁  枢密院  西山八国  王安石  绍兴  湖州  残本  咸淳临安志  梦溪笔谈  失考 
描述:不乏精辟处,然多倚前人成说,于考证未甚着力,故每为前人所误。龙笺师承朱本编年,复袭其误。此其一。误笺、失笺、赘笺颇多。坡词用事,或用古人字而不用古人意,用其意而不用其字,或一句用两事,或错杂用事;看似不用事而
心中有愧--古代公文写作趣闻杂谈
作者:眭达明  来源:秘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文写作  宋真宗  丁谓  翰林学士院  起草文件  晏殊  杂谈  中书省  枢密院  特殊情况 
描述:错了秘书,但只要被误召的学士或舍人说明了情况,皇帝当即会换过秘书来起草文件(见拙作《将错就错》,本刊1997年第11期)。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也有召舍人起草机密诏命、要学士撰写一般
宋神宗与熙丰时期的朋党之争
作者:罗家祥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  王安石  反变法派  司马光  保守派  熙宁  文彦博  枢密院  贯彻执行  参知政事 
描述:综观宋神宗统治的十七年,宋朝整个政治格局基本上没有改变,除部分新法条文被因时因地加以适当的调整外,新法仍被一如既往地贯彻执行。这种局面当然与变法派的政治活动有关,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宋神宗无疑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