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觏礼论研究
-
作者:李国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觏 礼 性情论 功利主义 法
-
描述:;在礼的内涵上,他认为礼是施政、立教、治国、安民、修已的根据和标准,礼,是仁、义、智、信之本,礼将仁、义、智、信、乐、刑、政七者统于一体;在礼的具体要求方面,他认为礼对经济、政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经济、政治在运行过程中离不开礼的制约,只有合乎礼的要求才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形式,才是开明的政治。在他丰富的礼内容里不仅包括了仁、义、智、信各种德性,还包括经济、政治生活的各种规范,并对仁、义、智、信、乐、刑、政与礼之间的的关系进行了论证;不仅坚持了要依礼行事、依礼行政,而且一反传统提出了“礼下庶人”、“人非利不生”等观点;不仅对当政者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也体现了他对平民百姓的人文关怀。本文希望通过对李觏的礼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传统的礼思想,并从中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之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营造出...
-
《牡丹亭》情节结构论析
-
作者:刘淑丽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情节结构 情节结构 真幻相生 真幻相生 双线交织 双线交织
-
描述:部剧作结构严谨、宏大。
-
苏东坡和王安石论字
-
作者:暂无 来源:郑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苏东坡和王安石论字
宋神宗在位时,很欣赏苏东坡的才华,让他做了翰林学士。当时,文学家王安石在开封做宰相,王安石也很欣赏苏东坡的才华,很愿意重用苏东坡。可是,苏东坡聪明而且豁达,他和王安石在一起
-
“问”字怎么读
-
作者:嵇春明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问” “间”字 《泊船瓜洲》 空间范围 王安石 四声 首句
-
描述:问:王安石的名诗《泊船瓜洲》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字究竞怎么读,一直存在着分歧。一种观点是把“间”读第四声,解释为“间隔、隔开”。另一种观点是把“间”读第一声,解释为“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
囍字的传说
-
作者:暂无 来源:应用写作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试题 赶考 考试 传说 门楼 中进士 晚报 女婿 结果
-
描述:据传,王安石进京赶考,见一家门楼的走马灯上题有一联,日: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这是一副招婿联,已半年无人对出。王安石当时也未曾对上,但将此联记下。考试时,试题竟是一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甚为惊诧,此联恰与"走马灯"一联成对,于是拿来答上,因
-
“间”字怎么读
-
作者:嵇春明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第四声 王安石 解释 三仄调 七言绝句 第一声 空间范围 间隔 格律诗 仄声
-
描述:问:王安石的名诗《泊船瓜洲》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字究竟怎么读,一直存在着分歧。一种观点是把"间"读第四声,解释为"间隔、隔开"。另一种观点是把"间"读第一声,解释为"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
王安石和“囍”字
-
作者:烟霞 来源:少年大世界:小学4-6年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和“囍”字
-
王安石发明囍字
-
作者:暂无 来源:满分阅读.初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发明 发明 北宋时期 北宋时期 文学家 文学家 马灯 马灯
-
描述: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年轻时上京赶考,路过马家镇时,看见马员外家门外的走马灯上写着这样一句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不禁拍手叫好,却因赶考,没有停留细想下联。
-
王安石民本思想简析
-
作者:徐峰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变法革新 变法革新 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
-
描述:熙宁变法是北宋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革新运动。王安石作为熙宁变法的领导者和实践者,针对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局面,提出了诸多革新措施,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他继承了先贤孟子民贵君轻思想,提出了国以民为本、均财无贫、教以孝友等观点,充分体现了王安石变法革新的民本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
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简析
-
作者:邓崇进 来源:文学教育(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词 赵明诚 历代评论 晏几道 艺术风格 归来堂 词作 相思 精炼 生活
-
描述:旷代才女李清照的词清而自然,令历代评论家赞不绝口。她是遵守着词的一切规律而创作的。她一面重视音律、精炼字句,一面又赋予词以真实的感情。在风格上,她的词接近于李煜和晏几道。她个人生活境遇的变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