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修辞中自我意识的控制
作者:迟万昌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我意识  自居作用  修辞立其诚”  修辞格  王安石诗  潜意识  象征意义  心理过程  弗洛伊德  前意识 
描述:不会有今天这样奇丽斑澜的色彩,令人陶醉的美感。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修辞的印象只是形式与内容的机械统一,似乎修辞仅仅是内容需要而出现的表达形式,对其产生以及形式与内容
木兰花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北宋词人  小山词  木兰花  怀人词  怨春词  怀旧词 
描述:木兰花
诗创作“暗合”现象论
作者:栾英良  来源: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史  现象论  古人  根本原因  王昌龄  马利坦  意象  苏轼  王安石  司空曙 
描述:文章就中外诗歌史上存在的“暗合”现象予以论,考察了古人对这一现象所持的不同态度,分析了“暗合”现象的优劣短长,揭示了造成“暗合”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
评王安石的学理论及其他
作者:陈涛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形声字  原始汉字  《说文》  说》  学理论  传统文字学  会意字  《文献通考》  安子介 
描述:评王安石的学理论及其他陈涛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是可分析的文字。早在汉代,随着古文经学的兴起,学者们即把《周礼》中本是用以教学童的“六艺”①之一的六书,解释为汉字造字的六种法则。许慎阐发了六书
中国古代文学(三)考试题型例
作者:严冰  来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考试题型  教学大纲  基本教学内容  期末复习  元明清文学  文学史  艺术特色  选择题  《牡丹亭》 
描述:括三个方面:(1)文学史的基本知识;(2)重点学习作品;(3)对重要文学现象、重要作家创作和重点作品的分析。《中国古代文学学习指导》(下)可以作为期末复习的参考资料,但不能取代对基本教材和电视授课
赏古诗典故深邃哲理
作者:牛致远  来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达·芬奇  欧阳修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典故  间接经验  王清任  古诗  饮食口味 
描述:赏古诗典故深邃哲理牛致远●拈来古诗话哲理1.“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琴诗》)苏轼的这首诗用比喻的艺术手法,形象地阐述了以下哲理:()诗人围绕
“三礼”胥郑注考
作者:元鸿仁  来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礼”  《说文》  古今  郑注  《十三经注疏》  同源通用  《周礼》  《辞源》  《仪礼》  方法论 
描述:依《十三经注疏》,《周礼》、《仪礼》、《祀记》中共用胥达一百五十个左右,郑玄注释一脉相承,其义接近.如:《周礼·天官冢宰第一》:“胥有十二人,徒有百二十人.”郑注:“胥读如諝.谓其有才智为什长.”
版别区分第一位要素应是“
作者:周开骏  来源:西安金融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要素  钱币研究  人为因素  元宝  几点想法  “挂一漏万”  间接测量  重点突出  人工挑选 
描述:评指数。
理论与实际背离的杰作——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作者:郭象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孟尝君  理论与实际  “士”  司马光  《史记》  《天下才子必读书》  《资治通鉴》  《念奴娇·赤壁怀古》  右文说 
描述:理论与实际背离的杰作——王安石《读孟尝君传》□郭象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南面而制秦,尚
吴澄易学中的阴阳卦对思想
作者:章伟文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易》  阴阳对立  六十四卦  吴澄  经卦  《序卦传》  易学思想  阳尊阴卑  《蒙》卦  天地万物 
描述:吴澄易学中的阴阳卦对思想章伟文吴澄(1249~1333),幼清,号草庐,抚州崇仁(今江西省崇仁县)人,是宋末元初的一位易学家和理学家。其易学著作主要有《易纂言》和《易纂言外翼》。《宋元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