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惊梦》析句
-
作者:寇梦碧 来源:天津教育学院院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惊梦》析句
-
品词析句入诗境
-
作者:彭仲恺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品词 析句 《问来使》 深层内涵 词语 教学效果 陶渊明 联想和想象 王安石 意境优美
-
描述:“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的这首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表现了诗人深沉的怀乡情感。赏析这首诗时,我引导学生扣住诗中看似平常的词句,分析它们的深层内涵,学生由此获得了感情上的共鸣,得到了美的享受。诗的第一、二句,作者连用两个...
-
别把主动句当做被动句
-
作者:陶蔚南 王尔楷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被动句 主动句 叙述句 主语 王安石 谓语动词 《五人墓碑记》 字标志 答司马谏议书 概念间关系
-
描述:别把主动句当做被动句陶蔚南,王尔楷句型分类由广义而言,被动句也是叙述句。二者的中心词都是谓语动词。由逻辑的概念间关系讲,被动句与叙述句不能平行并列,它只是叙述句中派生出的附类。常见的语法书章节排列
-
“偷句”说趣
-
作者:田永明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古典主义 西昆体 中国诗史 江西派 幽默风趣 盗贼 笔调 韩愈 咏梅诗词
-
描述:大大小小人家都去光顾。”钱先生用幽默风趣的笔调揭示了中国诗史上一种现象——偷句,或
-
《过秦论》末句解
-
作者:彭宁源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始皇 六国 兵力 形势 行仁义 中心论点 语文课本 攻守 王安石 贾谊
-
描述:不妥。
-
句因篇佳而名
-
作者:徐景洲 来源:写作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诗词 晏殊 陈子昂 流传 文学现象 归来 古代诗人 校勘 伤春 七律诗
-
描述:到了历代诗评家的关注.但
-
说集句曲
-
作者:憨斋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古代诗人 梦溪笔谈 文天祥 李商隐 小令 套曲 成句 作品 语意
-
描述:集句,是古代诗人的一种特殊的作诗方式,即选用前人成句集以为诗。据说创始者为晋人傅咸。宋代名人王安石、文天祥均精于此道。《梦溪笔谈》说王安石“始为集句诗,多者至百韵,皆集合前人之句,语意对偶,往往亲切
-
集句诗的发展及其特点
-
作者:张明华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集句诗 石延年 王安石 集句诗人 如出一手
-
描述:越来越大;“以文为戏”的特点再次被强化;甚至成了小说和戏曲的组成部分。
-
律句(下)
-
作者:洛地 来源:古今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韵文 曲家 汤显祖 韵脚 明代 基点 发现 句型 句式 文句
-
描述:我国韵文的文句,首先有“句型”,“句型”之内有“句式”。韵文之有“句型”,虽然是由我说出来的,但和由我发现、提出:“韵句,以韵脚为基点向上建筑成句”有些不同;“句”之有“偶”、“奇
-
集句为联
-
作者:钟叔河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梁启超 王安石 宋词 上联 创作 诗词 原作 李白 王勃 江西
-
描述:最近见到一副梁启超的集句联:"一晌销凝,帘外晓莺残月;无限清丽,雨余芳草斜阳。"上联旁注:"高竹屋《庆宫春》、温飞卿《更漏子》,"下联旁注:"周清真《花犯》、秦少游《画堂春》";上联的两句和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