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640)
期刊文章(5307)
会议论文(108)
学位论文(51)
图书(3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892)
地方文献 (184)
才乡教育 (25)
红色文化 (19)
宗教集要 (8)
地方风物 (5)
文化溯源 (2)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4(5629)
2013(256)
2012(328)
2011(339)
1999(137)
1998(129)
1989(105)
1975(7)
1964(3)
按来源分组
中国青年报(41)
抚州师专学报(22)
中国哲学史(10)
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文艺理论与批评(1)
百色早报(1)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黄冈师专学报(1)
纵横(1)
桂海春秋(1)
新编地方志应是一部科学的文献
作者:   来源:桂海春秋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新编地方志应是一部科学的文献
文,与众不同 人, 与众不同——记人民日报记者刘衡
作者:邵建武  来源:中国记者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衡  人民日报  反右派  记者  好新闻  资料室  陕甘宁边区  右派分子  小说  毛主席 
描述:许想象力,在几乎杜绝想象的新闻单位,几年来,这种能力萎缩了不少,但还残留着一些。因此,当我骑车穿行在初春的太阳遍洒的长安街上时,还一任想象之
苏轼哲学为什么长期被埋没
作者:王国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拭  哲学家  程颐  苏轼  苏氏    反理学  理学家  东坡  王安石变法 
描述:,对宋以前及和他同时代的几乎所有哲学家均有相当的
汤显祖的哲学思考
作者:黄仁生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哲学思考  人性论  临川四梦  主情说  程朱理学  人生意义  佛道思想  宋明理学  本体论 
描述:实践。他的戏剧创作不仅受到了他的哲学思想的指导,而且是他进行哲学思考的继续和深化。因此,考察汤显祖的哲学思考,对于认识《临川四梦》的立意主旨和艺术奥秘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汤显祖的哲学思考中
试论老庄哲学对陶渊明的影响
作者:李叙彬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老庄哲学思想  庄子  虚无主义  老庄思想  老子  宋代理学家  梁启超  宋代儒学  陆九渊 
描述:要是受老庄哲学的影响;近代学者梁启超则说他是受佛教的影响,是一位“厌世的乐
宝形象的复杂性和丽娘的悲剧命运
作者:陆力  来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丽娘  封建礼教  悲剧命运  牡丹亭  汤显祖  形象  社会意义  封建制度  两重性格  思想性 
描述:的思想代表了“最腐朽最反动的封建势力”,“《丹亭》的
围术期急性肺水肿(22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亚航 赵涌泉 张乐道 陈振东 刘松筠  来源: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急性肺水肿  复张性肺水肿  围术期  肺血管内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  死亡率  肺表面活性物质  早期诊断  缩窄性心包炎  高压型 
描述:7例以高压型为主,11例以高渗型为
论“临川四梦”关于人的哲学思考
作者:黄仁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思考  权势欲  邯郸  仕宦生涯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明代社会  太尉  十三年  思想倾向 
描述:代的高峰,并对当时和后代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早从哲理角度探讨“临川四梦”立意主旨的,是与汤显祖同时代而稍后的王思任,他说:“其立言神指:《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亭》,情
一往情深的斗士——谈丽娘的形象
作者:资立安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丽娘  《牡丹亭》  封建礼教  后妃之德  后花园  个性解放  寻梦  开戏  汤显祖  柳梦梅 
描述:
流派的演变及其异同
作者:钱明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静  罗汝  归寂  王阳明  黄宗羲  百姓日用  圣人之道  道家  明清之际  本体 
描述:对传统价值观的否定。在“工夫”一系中,“主静派”以聂豹为代表创归寂之说。“主敬派”以邹守益等为代表,主张“以敬事为纲领”而“戒惧慎独”,以程朱的“主敬”救正阳明后学之偏,对顾宪成,高攀龙、刘崇周、黄宗羲都有影响。“主事派”以钱德洪、欧阳德等为代表,倾向于王阳明晚年的“事上磨炼”说,且以工夫取代本体,为后来的经世之学奠定基础。五派之中,唯“主事派”与“主敬派”尚能跟上时代步伐。以上的各种现实主义倾向到清初渐渐汇合成一大思潮,形成了中国思想启蒙的第一个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