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浩诗三首
-
作者:李 浩 来源:钟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李浩诗三首
-
论李瑞清对中国美术教育的贡献
-
作者:叶仄辉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李瑞清 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 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 师范美术教育 师范美术教育
-
描述: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美术教育是从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开始的,而这一历史创举是在救国图强的历史背景下由集教育家、书画家于一身的晚清学者李瑞清完成的。由于李瑞清的远见卓识,不仅使中国师范美术教育具有较高
-
从李瑞清的书法说起:兼析“愚忠”与“高古”
-
作者:孙洵 来源:书画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愚忠 书法 两江总督 新式学堂 教育事业 知名学者 刘坤一
-
描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初夏,在江宁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遵奉谕旨,酝酿创设新式学堂。首先是邀约知名学者与关心教育事业的社会名人讨论怎么办学。参与此类具体事项的有张謇(1853年—1926年,字季直,江苏南通人。光绪二十七年
-
草木有荣枯,臣心终不死:关于李瑞清的基本认识
-
作者:王东林 杨树明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清末民初 认识
-
描述:清末民初,既是一个时代的转折,也是李瑞清个人命运的转折。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晚清封疆大吏的李瑞清,巧妙选择了一种死法——不死之死,以表达对清王朝的忠,以及对中华民国的顺。这是笔者对李瑞清的一个基本认识。
-
李瑞清、陶行知书法教育之比较
-
作者:刘凤山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陶行知 书法教育
-
描述: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身处教育转型期的李瑞清、陶行知,大力提倡书法教育,并提出适合时代需要的教育理念.由于二人的教育理念不同,在书法教育过程中,无论从学科设置到教育方法,还是教育受众的侧重点上都有着明显的不同.
-
刘麟瑞传:一位北大教授的人生写实
-
作者:刘慧 来源:世界知识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刘麟瑞 刘麟瑞 1917 1917 2007 2007 传记 传记
-
描述:刘麟瑞传:一位北大教授的人生写实
-
怀念刘麟瑞先生
-
作者:杨福昌 来源:回族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阿拉伯语 教学 阿拉伯国家 翻译工作 国家关系 学生 新中国 领导人 培养的 人才
-
描述:,北京大学的阿拉伯语教学在当时应数全国第一,它创建时期最早,更主要的是有刘先生和马坚先生等学界泰斗在主持教学。他们学识渊博,很少有人能望其项背;他们又具敬业精神,没有教材,他们凭借深厚的知识积淀,自己编写,自己刻印,辛辛苦苦地把北大阿语系打造成中国培养阿语人才的摇篮。到今天,先生的学生,学生的学生,有的也手持教鞭,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的阿语人才:有的从事外事工作,在国际舞台上维护着国家利益;有的在学术界享有盛名,凭借着深厚的阿语基础,不断推动学科的发展。他们每每谈起求学时的情况,都没有忘记先生身着布衫、手里拿着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讲义走上讲台,声音洪亮地为学生们上课的情景。先生是参与中国开启同阿拉伯国家关系的阿语界老前辈,贡献至伟,令人难忘。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了历史性的亚非会议,周恩来总理同9个阿拉伯国家领导人...
-
传王益已交代所有问题
-
作者:暂无 来源:华夏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传王益已交代所有问题 国开行当年曾拒绝接收他
本报记者 唐 玮 北京报道
一知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王益已经在6月20日交代了所有的问题,焦点集中于收受贿赂、家属经商
-
传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被调查
-
作者:暂无 来源:都市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晨报讯 52岁的王益没有参加6月10日下午的国家开发银行行长碰头例会。消息表明,“经中央批准”,这位现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已经于端午节期间被“双规”。
今年以来,市场上屡有王益被调查的多种说法,在前段时间涌金集团董事长魏东跳楼自杀后传闻更盛。端午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6月10日,周二),人们没有在
-
传大陆国开行副行长王益被双规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近日有迹象表明,现任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已经于端午节期间被“双规”。
综合北京《财经》等媒体报道,今年以来,市场上屡有王益被调查的多种说法,在前段时间涌金集团董事长魏东跳楼自杀后传闻更盛。
经从多个渠道确认,王益已经被“双规”。国开行在每周第一个工作日召开行长碰头例会,参加人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