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评价李清照的《词论》
-
作者:何念龙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学术界 北宋 词论 正确评价 王安石 词学观 创作成就 六十年代 五十年代
-
描述:六十年代中,学术界对《词论》的研究,往往缺乏辩证的观点,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近些年来,对李清照及其《词论》的研究仍然缺乏持平之论.而正确评价李清照的《词论》,不仅对于认识这篇文章本身,而且对于评价
-
北宋婉约词的创作思想和李清照的《词论》
-
作者:顾易生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婉约词 词论 创作思想 晏几道 北宋末年 秦观 宋词 欧阳修 苏轼
-
描述:婉约。最近又开展了有关讨论。现在试图从当时的词学观念进行探索,提供一点浅陋之见。
-
晏几道词“苦无铺叙”说新论:从李清照《词论》谈起
-
作者:祁宁锋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论》 铺叙 李清照 晏几道 以赋为词
-
描述:,这牵涉到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以及李清照词须沉稳蕴藉的审美观。联系到李清照的自身创作,"铺叙"与"易安体"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北宋令词逐渐叙事化的倾向以及李清照"以赋为词
-
李清照《词论》“托名伪作”说尚难成立
-
作者:周桂峰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词论 伪作 流传情况 可靠性 词作 真实性 王安石 三个方面 四库全书总目
-
描述:以说《词论》的作者不
-
对李清照《词论》批评晏、欧、苏三家的理解
-
作者:胡学琦 来源: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词论》 晏殊 欧阳修 苏轼 文学批评
-
描述:本文分析了晏殊、欧阳修、苏轼三人不程度不等的“以诗为词”现象,论证李清照《词论》中“皆句读不葺之诗耳”是对晏、欧、苏三人的批评,从而否定有的研究者认为清照此语仅是对苏轼一人的批评的结论。
-
李清照对婉约派“词为艳科”的传统在思想内容上的继承和发展
-
作者:巩炜 来源:兰州商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词为艳科 婉约派 婉约词 思想内容 继承和发展 词风 闺音 赵明诚 晏几道
-
描述:他们的创作中却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不断地革新,并逐渐拓展词的思想内容.这方面,北、南宋之交时期的婉约大家李清照的贡献尤大.她一方面继承婉约派“词为艳科”的传统进行创作,另一方面她又以女性特有的地位
-
王英琦和《李清照》
-
作者:敏克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王英琦 电影文学剧本 女作家 文学研究 个性刻画 剧本写作 专业作家 安徽 处女作
-
描述:打动了他的心。于是,他立即决定采用这个新的本子。从剧本写作的功底看,王英琦一定是个老成持重、阅历丰富的作家。可是一见面,却使他大吃一惊,她不过是个二十六七岁的姑娘,不禁惊叹道:“我们国家真是大有人才呵!”是的,王英琦确实是个人才,现已是我国颇有成就的青年女作家之一。她从1972年在《安徽日报》上发表处女作《采访记》开
-
李清照研究二题
-
作者:乔力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李氏 人生追求 封建礼教 具体内容 蔡京 赵明诚 王安石 政治意识 艺术形象
-
描述:另具异彩的珍品,并认定其间抒发了她不满封建礼教桎梏、希望在社会上有所作为的积极奋发的情感和对自由、幸福的渴望,是李氏自述理想之篇.然而,此词主旨是否尽如上言,由之呈现的人生追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尚有
-
论李清照咏物诩的艺术特色
-
作者:陈学广 来源: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咏物词 咏梅 突破前人 身世之感 艺术个性 银杏 精神气质 苏轼 王安石
-
描述:,在他们的作品中咏物之作数量也不多。而在李清照的《漱玉词》中,咏物词占了四分之一,
-
“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赏析
-
作者:钟国榜 卢延光 来源:中华魂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绿肥 电影艺术 卷帘 表现法 海棠花 小令 对话 镜头 疏风
-
描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首小令,总共6句,好似一幅图画,并且还有对话,并且还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这可能是现代的电影艺术的条件才能以胜任的一种镜头表现法。然而它却实实在在是900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