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礼》中的城市管理的制度文化与经学构想
-
作者:周执前 来源:求索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城市管理 制度 经学
-
描述:《周礼》是一部儒家经典,它主要是一部关于儒家制度设想的著作。城市管理制度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在《周礼》中有一系列关于城市规划与市政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和城市社会管理的构想。
-
六经注我,我六经——简述陆九渊的经学思想
-
作者:刘玉敏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 心学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
-
描述:南宋心学创始人陆九渊对传统经学采取尊重与怀疑的辩证态度,这是由他立学的宗旨和问学的态度决定的。他主张自立、自得、独立思考、大胆疑问,也因此形成了“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精神。创立了心学一系。象山经学
-
朱熹理学与陆九渊心学
-
作者:王国猛 徐华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陆九渊 1139 1193 心理 哲学思想 研究 朱熹 1130 1200 理学 哲学思想 研究
-
描述:朱熹理学与陆九渊心学
-
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
作者:刘爱敏 来源:滨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 宋明理学 陆九渊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
-
描述:理”,只要“格心”便可知理,不必读经,更不必费心于经注和考据。“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句话,不仅极具宋学特征,而且典型地反映了陆九渊心学思想指导下的治经态度和方法。弄懂这句话的涵义,不仅有助于了解宋学特征,而且更有助于从本质上把握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内涵,从而对其做出恰当评价。
-
荆公新学新探
-
作者:熊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哲学思想 儒学 经学 道统
-
描述:如何解决儒学困顿、佛道相继崛起问题,并应对三足鼎立的新格局,这是唐宋以来儒家所必须面对且致力于解决的时代难题。由于各种原因,唐代韩愈李翱等人虽然率先唱扬儒家道德,主张复兴儒学,批评佛道,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不过却也为宋明道学思潮的形成与发展指明... >> 详细
-
朱熹和陆九渊的“格物致知”说辨析
-
作者:刘正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理气 道统 心 格物致知
-
描述:学方法不同是其理论体系的必然结果。
-
羅欽順存有論進路的理氣心性辨析
-
作者:杜保瑞 来源:哲學與文化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羅欽順 朱熹 陸象山 王陽明 闢佛 理一分殊 心性為二
-
描述:提出理一分殊說以為解決,究其實,還是不能擺脫理氣二元的思路。總之,羅欽順為辯證儒佛而以儒學內部作義理重構,既無助於辯證儒佛亦造成儒學內部義理失調,但亦確實站在朱熹立場發揚程朱之學,亦仍有功於儒學。總
-
评《象山派心学与文学研究》
-
作者:祝尚书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研究 心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象山 文学思想 陆九渊 朱熹
-
描述:评《象山派心学与文学研究》
-
道学形成及道学对儒学影响论略
-
作者:董国军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变革 道学 范仲淹 王安石 二程 朱熹
-
描述:儒学长期局限于训诂与注疏,到唐末、五代时期,已越来越僵化与衰微。两宋时期,求变思潮成为思想界与政治界的主流。政治的改革,学术思想的发展,相互交织,相互渗透,最终催化了道学的形成。道学融会佛、道思想,较好地解决了儒学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使儒学重新走上了独尊的地位。
-
王荆公《易解》考略
-
作者:金生楊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易解 周易 文化研究 朱熹 宋代 程颐 佚文 南宋 引用
-
描述:宋代是我国历史上易学昌盛的时期,易学中各家各派在此时都登台亮相,竞相争艶。流传至今,其影响较著的当然是程颐的《伊川易传》、朱熹的《周易本义》等。不过,理学起主导作用还是在南宋偏晚时期,尤其是宋理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