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204)
学位论文
(532)
图书
(118)
会议论文
(57)
报纸
(3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620)
地方风物
(118)
地方文献
(114)
才乡教育
(38)
非遗保护
(33)
文化溯源
(11)
宗教集要
(1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3
(120)
2011
(141)
2009
(118)
2008
(105)
2006
(81)
2005
(77)
2004
(77)
2003
(51)
2002
(49)
1992
(29)
按来源分组
其它
(627)
哲学与文化
(3)
哲學與文化
(2)
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
(1)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1)
世纪桥
(1)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阅读与鉴赏·高中
(1)
相关搜索词
南宋理学
周礼
宋明儒学
祭祀
陆九渊
宋明儒學
研究
《周礼》
哲学家
哲学思想
司马迁
吕祖谦
唐仲友
吴与弼
《孟子》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
士大夫
司马光
唯心主义
六经皆我注脚
太夫人
四库全书
伦理观
古代神话
南宋时期
宋代理学
儒学道统
区别
首页
>
根据【检索词:朱熹研究】搜索到相关结果
120
条
朱熹
《周礼》学
研究
作者:
周慧珺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周礼
礼学
描述:
朱熹
是南宋儒之集大成者,其学术思想在很多领域对后之学者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研究
朱熹
的《周礼》观,对理解
朱熹
的礼学思想颇有参考价值,对学界关于《周礼》的争论也是种推动。
朱熹
与陆九渊哲学思想之比较
作者:
张品端
来源:
武夷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哲学思想
比较
描述:
尊德性与道问学二者兼顾,同时并进.
朱熹
为学主格物穷理,陆九渊重发明本心.朱陆方法论上的认识差异,是由于他们哲学本体论的不同所致.
朱熹
、黄干及杨复祭礼学的形成
作者:
叶纯芳
来源:
文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学思想
朱熹
《仪礼》
《礼记集说》
《礼记》
主题分类
《三礼》
《周礼》
描述:
了表现
朱熹
以《仪礼》为经,《礼记》为传的想法,也透露出
朱熹
想要重建、完整《仪礼》的期望,以及由《仪礼》统摄其他各部经书的礼学思想。
历史文化在现代景观中的表现作用
研究
:以宝鸡市周礼文化公园为例
作者:
刘龙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文化
现代景观
表现
研究
描述:
和规划设计等综合学科的
研究
方法,整体系统的分析历史文化在这一现代景观规划实例中的表现作用。希望对于景观设计领域的发展有所助益。文章通过对于现代景观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的探索及在新时代历史文化在景观作用中的分析
吴曾祺《涵芬楼文谈》
研究
述评
作者:
韩李茁
来源: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涵芬楼文谈》
研究
述评
描述:
《涵芬楼文谈》在清末民初面世之后却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其理论价值遭到遮蔽,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对该书的
研究
状况进行简回顾和评述。
赤通高速公路撒力巴至下洼段张达沟大桥空心薄壁墩混凝土施工温
作者:
王骁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薄壁墩
防裂
研究
配合比
描述:
桥梁薄壁墩是桥梁的重要结构,也是裂缝容易发生和发展的部位,对该部分结构加强质量控制十分必要,在采取有效温控措施的情况下,可以确保薄壁墩混凝土不出现有害温度裂缝。
朱陆之争述略
作者:
王守斌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鹅湖之会
描述:
朱熹
与陆九渊作为同一时代的两位著名哲学家,在学术方面却坚持己见,朱学与陆学争论已久,通过两次争辩更能体现出来。这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论朱陆之辩的哲学实质
作者:
王一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无极与太极
道统
描述:
又在相互批判与借鉴中彼此吸取有利的因素创新发展,并且对当时的中国古代学术的繁荣以及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统治秩序都有其推动作用和政治意义,所以把握这条主线对方便我们解读清代前期的理学以及比较朱陆二人思想的发展都有启示作用。
“尊德性”与“道问学”:
朱熹
和陆九渊教育观的碰撞
作者:
杨丽娟
来源:
克拉玛依学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尊德性”
“道问学”
理学
教育观
描述:
共通之处.
从朱陆异同到朱王异同:以理、性、心、知四个范畴为中心
作者:
毕游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明理学
范畴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描述:
的不同在于,
朱熹
认为“理”首先是外在于客观世界的,因此朱学有着丰富的宇宙论,并强调对“理”的认知必须经过“格物致知”的学习过程。陆九渊虽然也承认“理”是“充塞宇宙”的客观之理,但更强调“理”是“本心固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