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理学成熟期之理学诗─—试论陆九渊与朱熹的诗
作者:杨光辉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  理学  理想人格  理学文化精神 
描述:作为理学成熟期的理学诗人,陆九渊的诗呈现的是心学基础上的天地之心,朱熹的诗则更多地表现理学为背景的天地之理,两者都形象地再现了各自独特的理想人格形象,造示出相似的理学文化精神.
论理学人性论的两个方向:以朱子和象山为中心:[朱熹、陆九渊]
作者:彭永捷  来源:东方论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  人性论 
描述:论理学人性论的两个方向:以朱子和象山为中心:[朱熹、陆九渊]
朱陆学术论争:鹅湖之会:[朱熹、陆九渊]
作者:叶求利  来源:南平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  中国  宋代 
描述:朱陆学术论争:鹅湖之会:[朱熹、陆九渊]
论理学人性论的两个方向——以朱子和象山为中心
作者:彭永捷  来源:东方论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性论  朱熹  陆象山  理学 
描述:主张制欲 ,此与其反对甚烈的佛、老同道
论吴澄的山水诗
作者:王素美  来源: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山水诗  理学 
描述:吴澄的山水诗代表了元代山水诗的特点 ,一是他的山水诗融有丧乱的色彩 ,反映了国土沦亡的哀伤 ;二是吴澄的山水诗以人文意象构诗 ,表现诗人的主体意识 ;三是吴澄的山水诗重视神似 ,善于以画家的笔触捕捉山水中的画意 ,将祖国山水描绘得如诗如画。这些都将为研究元代山水诗提供资料
论吴噔的山水诗
作者:王素美  来源: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  古代文学研究  诗歌  艺术特色  吴澄  山水诗  理学 
描述:吴澄的山水诗代表了元代山水诗的特点,一是他的山水诗融有丧乱的色彩,反映了国土沧亡的衰伤;二是吴澄的山水诗似人文意象构诗,表现诗人的主体意识;三是吴澄的山水诗重视神拟,善于以画家的笔触捕捉山水中的画意,将祖国山水描绘得如诗如画,这些都将为研究元代山水诗提供资料。
罗汝芳理学思想析述
作者:张克伟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泰州学派  罗汶芳  理学思想  良知本体  童子捧茶 
描述:罗汝芳理学思想析述
朱陆学术论争——鹅湖之会
作者:叶求利  来源:南平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鹅湖  论争 
描述:朱陆理学思想之间的矛盾是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上展开的 ,而焦点却在“心”上 ,为了调和朱陆之间的争执 ,吕祖谦出面约请朱陆到鹅湖寺进行会讲 ,希望通过讨论争辩 ,达到两家思想的统一。“鹅湖之会
诤友论敌两相知——朱、陆交往叙考
作者:王法贵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论敌  诤友 
描述:朱熹与陆九渊相知相交三十年 ,在理学界互为论敌 ,在私交上互为诤友。如何处理学术之争和君子之交这两重关系 ?两位先儒的确在我国哲学史上留下了美谈佳话 ,为后学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和长久研究的课题
关于鹅湖之会与鹅湖书院
作者:李才栋  来源: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鹅湖之会  讲会  会讲 
描述: ;现在海内外学者又将举行第三次“鹅湖之会” ,我们应继承和发扬鹅湖之会各抒己见 ,追求真理的传统 ,促进理学、书院、讲会、会讲的研究 ,推动学术文化的进一步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