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论五百年中国印章美学思想之变迁(下)
-
作者:李志坚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思想 百年中国 金石学 印章 金石文字 书法实践 书法理论 审美思想 周亮工 个性化
-
描述:说处于一个见识狭隘的历史环境下,见到的印章仅是汉印与元朱文。吾丘衍《学古编》云:“白文印,皆用汉篆”,“朱文印,或用杂体篆。”汉篆,吾丘氏又称印篆,
-
何澄先生遗藏珍贵印章 由其子女全部捐献国家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何澄先生遗藏珍贵印章 由其子女全部捐献国家
据新华社南京九月二十四日电 老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老人何澄先生生前珍藏的七十二方珍贵印章、印材,由其子女全部捐献给国家。今天,江苏省文化厅、南京博物院
-
“无极”辨与属性范畴实体化
-
作者:张军夫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极 太极之辨 属性范畴 《太极图说》 陆九渊 朱熹 实体化 《老子》 周敦颐 朱文
-
描述:南宋时期,朱熹和陆九渊进行的“无极太极之辨”,是一场具有多方面哲学内容和重要哲学意义的辩论。这场辩论,虽然是在唯心主义基础上层开的,但却表现出了当时的哲学思辨水平,提供了值得探讨的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本文试图从“无极”这个范畴的性质和演变以及属性范畴实体化方面,作一些粗浅探讨。
-
论朱熹对王安石新法新学的批判继承
-
作者:肖钢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新法 王氏 朱熹 文集 批判继承 朱文 社仓 青苗法 熙宁
-
描述:批评对后世评价王安石变法影响极大,但朱熹对王安石的社会政治思想并未一概否定,在若干方面倒做出了肯定评价,他在任地方官时的许多施政措施,更直接承袭了王氏新法。其次,朱熹对王安石的抨击并非如某些人所指责的那样,是“深文诟病”、“恶声嘈嘈”的谤诬之辞,而是言之成理,反映了朱熹对社会变革问题的认识深度。澄清这一问题,不仅有助于深入研究王安石变法,更有利于深入研究朱熹的社会政治思想及其活动。
-
周亮工《印人传》及其印章流派革新观
-
作者:黄惇 来源:书法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周亮工《印人传》及其印章流派革新观
-
张栻朱熹论心性
-
作者:鲍希福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思想 修养方法 吕祖谦 陆九渊 心统性情 湖湘学派 文集 中和 朱文 本体意义
-
描述:交往比较密切,张
-
曾熙所绘书斋山水释读
-
作者:刘金库 来源:书画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斋 书法 李瑞清 山水画 用笔 白文 曾氏 下角 书风 朱文
-
描述:承碑》《华山碑》《史晨碑》、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尤好《瘗鹤铭》《金刚经》等,尤其得力于《夏承碑》《华山碑》和《张黑女墓志》等碑,以汉隶圆笔为主,沟通南帖北碑,融会方圆,以方入圆,又以圆
-
基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标志设计
-
作者:王平 来源:装饰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标志设计 传统艺术 中国 图形组合 《周礼》 文字 印章
-
描述:基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标志设计
-
探寻少为人知的西湖细节
-
作者:林之 张琪 来源:风景名胜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湖 冷泉 李叔同 灵隐寺 故事 十三年 白居易 印章 牡丹亭 细节
-
描述:三生之约,把友情讲述得固执又生生不息。他们寻寻觅觅地找到这块粗黑的石头。印·印藏印藏,西泠印社里一处被人忽略的细节。西泠印社,中国最著名的金石团体。以精致园林、名士风采著称。园里有一条上山的石径,名鸿雪径,花草簇拥,甚是幽静。石径一边是靠山的石壁,在这块石壁上,有一小方石,约30厘
-
清代的扬州篆刻
-
作者:祝竹 来源: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扬州八怪 篆刻艺术 周亮工 清代 书画家 历史悠久 成就 秦祖永 汪士慎 印章
-
描述: 中国篆刻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传世的大量周秦时代的玺印,证明当时的篆刻艺术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到了汉代,遂形成了中国古代篆刻发展的高峰。晋唐以后,随着中国实用文字的发展和变革,篆书成了历史的陈迹,因而去古逾远而篆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