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
才乡教育 (1)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4(1)
2012(1)
2007(1)
1997(1)
1996(1)
1994(1)
1991(1)
1990(1)
1987(2)
1982(1)
按来源分组
控制工程(1)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
文史哲(1)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浙江学刊(1)
教师博览(1)
孔子研究(1)
晋阳学刊(1)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
《牡丹亭》与明代社会思潮
作者:陆琦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学  朱学  心学  心学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本文从明代社会思潮的演变入手,较为详尽地分析了明代社会思潮的演变流程,分为明代前期和明代中后期两个方面。接着阐述了《牡丹亭》这部戏剧与明代社会思潮的契合点,此剧与明代中后期的社会思潮有着很大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作为个体生命本质存在的至情与快乐适意、率性而为。
陆学为体,朱学为用:从「工夫」论吴澄
作者:吴致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  吴澄  理学  心学  工夫  工夫论 
描述:入陸的形成過程。第四章,筆者要解釋吳澄思想中「格物窮理」的問題,研究他如何將「格物窮理」的工夫納入陸學的心學體系之中,並且簡單論述與吳澄並列為元代「和會朱陸」兩大代表學者的鄭玉,以凸顯吳澄思想的特色。在此章,我將提出本研究的主要論點,即吳澄以陸學為體,心學為用的思想。這三章結合起來,基本上便能對吳澄的理學思想提出一個全新的解釋,並看出其思想在元代的特殊地位。 前四章,筆者討論吳澄思想的「內在理路」。因此在第五章,筆者把研究的視野從個人拉高至整個江西地區,從「外緣因素」解釋吳澄學形成的歷史地理背景。筆者將論證,事實上陸學在元代江西地區並未如過去學者所認為的那樣衰落,而是潛為一股深厚的暗流,深深影響著當地儒者,包括朱子的傳人在內。最後,筆者也將分析陸學在江西地區能夠歷久不衰的思想背景,點出書院、地域意識、宗教氣氛三項維繫陸學不滅的重要因素。
陈建和《学蔀通辨》
作者:步近智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陆象山  晚年定论  朱熹  早异晚同  朱子语类  朱学  朴素唯物主义  致良知  罗钦顺 
描述:学”,年十九,其父病卒于广南府知府任所,年二十三补邑弟子员。嘉靖七年(1528年),年三十一,中举
论《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的理学史观点
作者:卢钟锋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程理学  黄宗羲  宋明理学  学统  朱学  王守仁  宋代理学  陆王心学  陈献章  陆九渊 
描述:弘扬孔孟正学,创立濂、洛,关学,奠定理学的基础。及至南宋,朱熹集二程以来洛学之大成,故学者以程朱理学并称。与此同时,陆九渊以“发明本心”为宗旨,别立心学一派,经元代朱陆合流,其学式微。明初陈献章承其余绪,开启明代心学之先河。至明中期,王守仁继起,集陆九渊以来心学之大成,故学者以陆王心学并称。故米明理学之发展演变史即程朱、陆王两派的盛衰史。而两派的学统均溯源于濂、洛之学,故自南宋以来,和会两家学术异同之风不变。《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的编纂,它的理学史观点,均符合宋明理学发展的历史实际。
“鹅湖之会”结深情
作者:朱永龄  来源:教师博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鹅湖  朱熹  中国哲学史  吕祖谦  铅山县  哲学家  辩论会  学术界  朱学 
描述:朱熹和陆九渊是南宋时期的两位著名学者,他们在学术上的主张各不相同,经常辩论。当时另一位著名哲学家吕祖谦,为调和“朱学”与“陆学”之间的矛盾并“兼取其长”,曾邀集他们二位在江西铅山县的鹅湖寺
吕祖谦思想论略
作者:董平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祖谦  陆九渊  朱熹理学  思想论  发展影响  主体性  气质之性  朱学  心学  价值取向 
描述: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而复以中原文献之统润色之。门庭径路虽
魏了翁在宋明理学史上的地位
作者:蔡方鹿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了翁  理学思想  周敦颐  陆九渊  意识形态领域  心学  庆元党禁  朱学  发展史  统治思想 
描述:魏了翁在宋明理学史上的地位
元代的朱陆合流与元代的理学
作者:唐宇元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学  朱熹  理学家  陆象山  本心论  和会朱陆  致知  吴澄  北山四先生  发明本心 
描述:是元代出现的所谓朱陆之间的“兼综”、“和会”。这是理学发展到元代的一段复杂情况。本文试图对其中的曲折原委作一些论述,以说明在南宋以后理学变化的趋向,以及这一趋向的实质是什么?它与后来明代王学的出现又有什么关系?
《榕村语录》及李光地评价
作者:陈祖武  来源: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朱学  周易  评价问题  陆九渊  学术史研究  尊德性  学术思想  朱子语类  王守仁 
描述:),字晋卿,号厚庵,学者尊为安溪先生,卒谥文贞,福建安溪人.
《控制工程》编辑委员会名单
作者:暂无 来源:控制工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控制工程  编辑委员会  名单  副主任  朱学  吴澄  姓氏  名誉  朱德  南宁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