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氏的“虚形境界”
-
作者:王安祈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氏 《牡丹亭》 境界 文化意蕴 台湾歌仔戏 意象化 诙谐幽默 梨园戏 反封建主题 历史的思考
-
描述:李氏的“虚形境界”
-
强若虚《春江花月夜》集评
-
作者:程千帆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研究工作 供参考 春江花月夜 唐诗 张若虚 过程 眉批 钟惺 胡应麟 谭元春
-
描述:程。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今就个人阅读所及,抄成集评,以供参考。限于见闻,必多遗漏。当在今后续加增订。凡句释置当句之下,节解置当节之下,总评置全诗之后,眉批则依据文义,插入所涉句下或全诗之后。其中《而庵说唐诗》之评,虽列全诗之后,而实系逐句逐节疏解,故抄时亦加分析,列入当句当节之下。另有几家所论,虽非出自选本,但系总评性质,也收入总评中。各本评语有互见者,不重出。其有“后皆指前公相袭”者,则两存之。
-
慢话理虚要诀
-
作者:董胡兴 来源: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虚 要诀 虚劳 虚损性疾病 澄源 理脾阴 章楠 脾胃 吴澄 临证
-
描述: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了治疗虚损及各种虚弱病证应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可谓之“要诀”,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通过检阅有关文献及临证管见,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现述于后以资参考。
-
体虚感冒用“屏风”
-
作者:胡献国 来源:药物与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体虚感冒 玉屏风散 元代医家 危亦林
-
描述:屏风是室内门前挡风的家具,也是古色古香的艺术品。有意思的是,我国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了一付名叫玉屏风散的方剂。此方至今仍是临床常用的防治体虚感冒的良方。
-
从《文辨》看王若虚的散文观念
-
作者:王永 来源:新国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若虚 散文观念 文章 王安石 宋代 醉翁亭 作品 宋人 金代 文字
-
描述:王若虚(1174-1243),字从之,号慵夫,河北槁城人。他是金代末年著名的学者、作家,与元好问比肩的诗文批评家,有《滹南遗老集》传世。王若虚"文以欧、苏为正脉",其文章创作崇尚自然、平易。他擅长谈
-
以虚为实与以实为虚——看张继青“三梦”演出有感
-
作者:王朝闻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艺术形象 朱买臣 心理特征 张继 演员 观众 《惊梦》 《牡丹亭》 心理内容
-
描述: 一 “成式表兄卢有则,梦看击鼓。及觉,小弟戏叩门为街鼓也。”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一梦》里的这一条记述,表现了入梦者的听觉感受,可能通过想象而转化为视觉形象。或者说,梦境的形成往往有貌似偶然其实必然
-
吟成意态在虚描:温庭筠词法一例
-
作者:艾岩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态 性格 仕女 美术 温庭筠词 审美 摄影师 利用人 艺术形象 王安石
-
描述:中,当然是间接的。不过相对的来说,也有比较直接的地方。比如陆游的“古砚微凹聚墨多”,就和画家的静物写生相当;苏轼的“林缺湖光漏”就和大自然的美术摄影相当;杜甫《房兵曹胡马》的“竹批双耳峻,
-
苏轼两首咏苍梧山词的虚写之妙
-
作者:王毓容 郑航 来源: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虚写 乌台诗案 翰林学士 王安石 次韵 杭州 东坡
-
描述:《次韵陈海州书怀》、《次韵孙职方苍梧山》是苏轼咏苍梧山的名作。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与王安石政
-
百合食疗:润肺清火补虚羸
-
作者:王祥初 来源:烹调知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百合 食疗保健 润肺 王安石 银耳 食物本草 补虚 益气养阴 罗汉果 清火
-
描述:百合自古供食用,名医陶弘景曾说:(百合)人亦蒸食之。宋王安石《百合诗》:冥搜到百合,真使重当肉。明汪颖《食物本草》:百合新者可蒸可煮,和肉更佳,干者作粉
-
吴澄“外损致虚”理论探析
-
作者:汪伟 来源:江西中医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吴澄“外损致虚”理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