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再谈疑案“莫须有”:“莫须有”应是“恐怕有”
作者:张贵民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莫须有  应是  恐怕有 
描述:景,充分考虑语义流变,动态分析前因后果,认为“莫须有”一词的初始含义应是“恐怕有”,同时对“岳飞之死”整个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所如:《毛公鼎》临摹解析
作者:薛元明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  用笔  碑帖  对比  李瑞清  笔法  篆书  篆隶  金文  历史 
描述:为五体之祖,先取法篆隶而涉猎楷行,能够游刃有余。书法虽存多体之变,却有诸多相通之处,包括笔法、笔意、气息、神韵等。
禅山与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孙嵘 我作为读者,每每诵读《醉翁亭记》,熟知滁州的琅琊山;诵读《岳阳楼记》,联想到湖南的岳阳楼;诵读《滕王阁序》,神往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唯独在读到《游禅山记》,却不知禅山
王安石《游禅山记》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监制:尹宗应裴保平策划:刘力郑良 视觉:刘志文 王安石(公元1021—公元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他“少好读书”,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游禅山记》主题小议
作者:张玉佳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禅山  深层思考  分析理解  内在联系  可译  外物  散文  人生  翻译 
描述:内在联系"。这三者之中,"志"可译为志向,"力"译为能力,"物"则译为外物。照此翻译,志、力物三者具备那么就可到达艰险且遥远的地方联系
《游禅山记》中“卒”字注解质疑
作者:张广泽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禅山记》  注解  质疑  出版集团  远方出版社  高中语文  人教版  王安石 
描述:而卒葬之"一句翻译为:"唐朝和尚慧
求思之深往往有得:渎王安石《游禅山记》有感
作者:夏海  来源:金融世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禅山记》  王安石  人生哲理  文学评论 
描述:无论治学从政,还是立身处世,深思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激疑中生成,在对话中入境:《游禅山记》教学实录及观察
作者:董旭午 王书月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禅山  谋篇布局  课文  作者  激疑  引导学生  教学  事业成功  变法改革 
描述:先一起来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生齐读课文第三段。)师:这一段着重写了什么?谁来说说?
应是“海绵”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爱学习(五年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绵  生活观念  时代气息  家庭环境  文化知识  翻新  家具  错别字 
描述:如今,人们的生活观念在不断变化,很多人都为自家的家具做了翻新,使得家庭环境更具时代气息。因而,各种家具翻新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其招牌上的错别字可谓是五花八门。如:这家店招上的“海棉”二字,显然是“海绵”之误。真心希望厂家在翻新家具前,先把自己的文化知识翻新一下。
应是“日薄西山”
作者:李荣先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英雄钢笔,如今日暮西山。"这是2012年11月24日《现代快报》A17版《"英雄"迟暮老国企贱卖股权》一文中的一句话。其中的"日暮西山"讲不通。暮,本意指日落时,傍晚;"日暮"也即傍晚,还指天色晚。